“不经大火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经大火烧”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经大火烧”出自: 宋代 苏辙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jīng dà huǒ shāo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

问题2:“不经大火烧”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经大火烧”的上一句是: 生死独未曾 , 诗句拼音为: shēng sǐ dú wèi céng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

问题3:“不经大火烧”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经大火烧”的下一句是: 孰为真黄金 , 诗句拼音为: shú wèi zhēn huáng jīn ,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不经大火烧”全诗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其二 (miǎn zǐ zhān shī gān zǐ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pò zèng bù fù gù , bǐ wú ài zèng xīn 。
qì bì fù chì zǐ , shǐ yàn ài zǐ shēn 。
chéng zhī jūn fēi wǒ , hú wèi yǒu bù néng 。
yī cóng sān jiè yóu , jiǔ bèi bǎi wù qīn 。
cháo yǔ xǐ nù jiāo , mò yǔ chǒng rǔ lín 。
sì wù jiē bù shèng , shēng sǐ dú wèi céng 。
bù jīng dà huǒ shāo , shú wèi zhēn huáng jīn 。
qì zhì fù zǐ ēn , cháng zhù zhān tán lín 。

“不经大火烧”繁体原文

勉子瞻失幹子二首 其二

破甑不復顧,彼無愛甑心。
棄璧負赤子,始驗愛子深。
誠知均非我,胡爲有不能。
一從三界遊,久被百物侵。
朝與喜怒交,莫與寵辱臨。
四物皆不勝,生死獨未曾。
不經大火燒,孰爲真黄金。
棄置父子恩,長住旃檀林。

“不经大火烧”韵律对照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不经大火烧”全诗注音

pò zèng bù fù gù , bǐ wú ài zèng xīn 。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qì bì fù chì zǐ , shǐ yàn ài zǐ shēn 。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chéng zhī jūn fēi wǒ , hú wèi yǒu bù néng 。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yī cóng sān jiè yóu , jiǔ bèi bǎi wù qīn 。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cháo yǔ xǐ nù jiāo , mò yǔ chǒng rǔ lín 。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sì wù jiē bù shèng , shēng sǐ dú wèi céng 。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bù jīng dà huǒ shāo , shú wèi zhēn huáng jīn 。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qì zhì fù zǐ ēn , cháng zhù zhān tán lín 。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不经大火烧”全诗翻译

译文:
破碎的甑再也不回望,它不再怀念那曾经爱它的心。
抛弃宝璧而背离亲生子,方能体验到对子女的深深之爱。
我真心知道这些都不是我的过错,为何会有无能为力的状况呢?
一直在三界徘徊,长久以来受百物之侵扰。
早晨和喜悦、傍晚和愤怒交织在一起,不要接受宠爱和屈辱的招呼。
四种境况都难以应对,生死之间独自面对。
没有经历过烈火的洗礼,又怎能看出真正的黄金呢?
抛弃了父子间的亲情恩爱,长期居住在香檀林中。



总结:

这首诗以一种反思的口吻,表达了人生中种种转变和遭遇的无常性。诗中以甑(一种盛放谷物的器皿)作为隐喻,描述了一个被抛弃、破碎的甑失去了往昔的荣耀和爱护,从而引发了对人生种种境况的思考。诗人通过抛弃宝璧和背离亲子关系,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领悟。他扪心自问,这一切不是他的过错,为何却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地。诗中还描绘了在三界徘徊的形象,意味着长期受到世俗的困扰和束缚。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让喜怒情绪左右自己,不要追求宠爱或受辱,因为面对生死,所有的境遇都难以承受。最后,诗人提出一个问题,真正的黄金是经过火烧炼而得来的,而在世俗中,是否还有真正的黄金存在?最后一句抛弃父子之间的亲情恩爱,长期居住在香檀林中,暗示了对社会和亲情的离群与疏远。整首诗以悲怆的语调,表达了对人生沉思的苦闷和对真实与虚伪的思考。

“不经大火烧”总结赏析

这是苏辙的《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沧桑变化和人情世故。
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器物的比喻,描写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首先,诗人以"破甑不复顾"的场景描绘了人们对于一些旧物品或感情的抛弃,暗示了人们对过去的追求不再重要。接着,"弃璧负赤子"表达了为了更珍贵的东西而放弃了原本重要的东西,突显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追求。诗中也提到"四物皆不胜",意味着人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都有可能不堪其压力。最后,"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则反映了一个人可能为了追求个人的欲望而放弃了家庭和亲情,选择了孤独的生活。

“不经大火烧”诗句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於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後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不经大火烧”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