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凶更莫问波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吉凶更莫问波臣”出自哪首诗?

答案:吉凶更莫问波臣”出自: 宋代 黄庭坚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其三》,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jí xiōng gèng mò wèn bō chén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吉凶更莫问波臣”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吉凶更莫问波臣”的上一句是: 清浊尽须归瓮蚁 , 诗句拼音为: qīng zhuó jìn xū guī wèng yǐ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3:“吉凶更莫问波臣”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吉凶更莫问波臣”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吉凶更莫问波臣”全诗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其三 (cì yùn wén qián lì chūn rì sān jué jù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黄庭坚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jiāng shān yě sì suí chūn dòng , huā liǔ zhēn chéng chù yǎn xīn 。
qīng zhuó jìn xū guī wèng yǐ , jí xiōng gèng mò wèn bō chén 。

“吉凶更莫问波臣”繁体原文

次韵文潛立春日三絕句 其三

江山也似隨春動,花柳真成觸眼新。
清濁盡須歸甕蟻,吉凶更莫問波臣。

“吉凶更莫问波臣”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吉凶更莫问波臣”全诗注音

jiāng shān yě sì suí chūn dòng , huā liǔ zhēn chéng chù yǎn xīn 。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qīng zhuó jìn xū guī wèng yǐ , jí xiōng gèng mò wèn bō chén 。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吉凶更莫问波臣”全诗翻译

译文:
江山好像也随着春天的变化而动荡,花草树木真实地成为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象。
清澈的水和浑浊的水都必须回归到瓮里的蚂蚁之中,吉凶祸福更不用问朝廷官员的事情。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山、花柳和瓮蚁,表达了时光流转不息,物事变幻无常的观念。并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好奇和干预政治权力的得失。

“吉凶更莫问波臣”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其三》之一,描写了春日江山景色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景色宛如随着春天而变化的美景,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这里的江山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山川,更象征着人生的风景和经历。作者通过这一景象,传达了时间流转,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的主题。
诗句中的“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则点明了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常。瓮蚁和波臣都是微小的生命,但它们的命运却无法预测,正如人生的起伏和吉凶难测。这种对命运的思考使诗句更具哲理性质。
标签: 描写自然景色、思考人生命运。

“吉凶更莫问波臣”诗句作者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系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系於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更多...

“吉凶更莫问波臣”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