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亦无所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吾亦无所说”出自哪首诗?

答案:吾亦无所说”出自: 宋代 周紫芝 《梦礼僧伽大士》,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wú yì wú suǒ shuō ,诗句平仄:

问题2:“吾亦无所说”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吾亦无所说”的上一句是: 大士笑不言 , 诗句拼音为: dà shì xiào bù yán ,诗句平仄:

问题3:“吾亦无所说”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吾亦无所说”的下一句是: 有如舍利佛 , 诗句拼音为: yǒu rú shè lì fó ,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吾亦无所说”全诗

梦礼僧伽大士 (mèng lǐ sēng jiā dà shì)

朝代:宋    作者: 周紫芝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衆生於是时,知声不知耳。
衆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衆生於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於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於目睫。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衆声,认声为有响。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衆声灭,初不闻余音。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
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黙黙对天女。
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
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wǒ guān zhū fó zǐ , jiē yǐ wàng zì míng 。
bù zhī yǒu wú xiǎng , yī qiè jù shì wàng 。
rèn yǒu yǐ wéi shí , fū qǐ shí wú yǒu 。
rú rén jù zhū yù , ěr mù yǔ bí shé 。
bǎi tǐ jù dòng zuò , dòng zuò jiē yǒu xiāng 。
ěr yù yǐ tīng shēng , yǒu ěr yán kě wén 。
xián páo yǔ shēng xiāo , jiē jù zhū gōng yǔ 。
suī rán shǐ yī zòu , yǒu ěr xī jiē wén 。
zhòng shēng wū shì shí , zhī shēng bù zhī ěr 。
zhòng yīn shǐ yī què , jì jìng wú yǒu shēng 。
qīng ěr ér tīng zhī , wú yī kě wén zhě 。
zhòng shēng wū shì shí , zhī ěr bù zhī shēng 。
zhì wū mù shì sè , yì fù rú ěr gēn 。
zhī sè wèi yǒu xíng , nǎi yǐ sè wèi yǒu 。
níng zhī běn wú sè , hé kuàng wū mù jié 。
nǎi zhì bí wén chòu , kǒu shé suǒ dàn shí 。
bǎi tǐ zhū máo fà , yì yǒu suǒ wèi zhě 。
xíng bù yǔ zuò wò , chuǎn xī jí hū xī 。
fāng qí yǒu wèi shí , wú yī bù wèi yǒu 。
zhū wèi xī jiē kōng , le wú yǒu yī cún 。
xīn wéi zuó suǒ wèi , huǎng hū rú mèng shì 。
wǒ xī lǐ pú sà , shì wèi zhēn jiàn zhě 。
pì rú wén zhòng shēng , rèn shēng wèi yǒu xiǎng 。
bǐ qí bù jí lǐ , pú sà nà dé jiàn 。
pì rú zhòng shēng miè , chū bù wén yú yīn 。
shǐ yuán yǐ wàng qíng , nǎi fù yǒu jiàn fǒu 。
yì rú jīn suǒ mèng , jiàn fǒu lǐ bù shū 。
dà shì xiào bù yán , wú yì wú suǒ shuō 。
yǒu rú shè lì fó , mò mò duì tiān nǚ 。
qǐ shǒu zuò jì yán , yóu yǐ yán wèi tòng 。
yún hé liǎng wú yán , ér rù bù èr mén 。
wǒ yǔ zhū fó zǐ , jiū jìng dé chéng dào 。

“吾亦无所说”繁体原文

夢禮僧伽大士

我觀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無想,一切俱是妄。
認有以爲實,夫豈識無有。
如人具諸欲,耳目與鼻舌。
百體俱動作,動作皆有相。
耳欲以聽聲,有耳言可聞。
絃匏與笙簫,皆具諸宫羽。
雖然始一奏,有耳悉皆聞。
衆生於是時,知聲不知耳。
衆音始一闋,寂靜無有聲。
傾耳而聽之,無一可聞者。
衆生於是時,知耳不知聲。
至於目視色,亦復如耳根。
知色爲有形,乃以色爲有。
寧知本無色,何况於目睫。
乃至鼻聞臭,口舌所啖食。
百體諸毛髮,意有所爲者。
行步與坐臥,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爲時,無一不爲有。
諸爲悉皆空,了無有一存。
心惟昨所爲,恍惚如夢事。
我昔禮菩薩,是爲真見者。
譬如聞衆聲,認聲爲有響。
比其不及禮,菩薩那得見。
譬如衆聲滅,初不聞餘音。
始緣以妄情,乃復有見否。
亦如今所夢,見否理不殊。
大士笑不言,吾亦無所說。
有如舍利佛,黙黙對天女。
稽首作偈言,猶以言爲痛。
云何兩無言,而入不二門。
我與諸佛子,究竟得成道。

“吾亦无所说”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衆生於是时,知声不知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衆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衆生於是时,知耳不知声。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至於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宁知本无色,何况於目睫。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譬如闻衆声,认声为有响。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譬如衆声灭,初不闻余音。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有如舍利佛,黙黙对天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吾亦无所说”全诗注音

wǒ guān zhū fó zǐ , jiē yǐ wàng zì míng 。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bù zhī yǒu wú xiǎng , yī qiè jù shì wàng 。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rèn yǒu yǐ wéi shí , fū qǐ shí wú yǒu 。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rú rén jù zhū yù , ěr mù yǔ bí shé 。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bǎi tǐ jù dòng zuò , dòng zuò jiē yǒu xiāng 。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ěr yù yǐ tīng shēng , yǒu ěr yán kě wén 。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xián páo yǔ shēng xiāo , jiē jù zhū gōng yǔ 。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suī rán shǐ yī zòu , yǒu ěr xī jiē wén 。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zhòng shēng wū shì shí , zhī shēng bù zhī ěr 。

衆生於是时,知声不知耳。

zhòng yīn shǐ yī què , jì jìng wú yǒu shēng 。

衆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qīng ěr ér tīng zhī , wú yī kě wén zhě 。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zhòng shēng wū shì shí , zhī ěr bù zhī shēng 。

衆生於是时,知耳不知声。

zhì wū mù shì sè , yì fù rú ěr gēn 。

至於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zhī sè wèi yǒu xíng , nǎi yǐ sè wèi yǒu 。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níng zhī běn wú sè , hé kuàng wū mù jié 。

宁知本无色,何况於目睫。

nǎi zhì bí wén chòu , kǒu shé suǒ dàn shí 。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bǎi tǐ zhū máo fà , yì yǒu suǒ wèi zhě 。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xíng bù yǔ zuò wò , chuǎn xī jí hū xī 。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fāng qí yǒu wèi shí , wú yī bù wèi yǒu 。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zhū wèi xī jiē kōng , le wú yǒu yī cún 。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xīn wéi zuó suǒ wèi , huǎng hū rú mèng shì 。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wǒ xī lǐ pú sà , shì wèi zhēn jiàn zhě 。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pì rú wén zhòng shēng , rèn shēng wèi yǒu xiǎng 。

譬如闻衆声,认声为有响。

bǐ qí bù jí lǐ , pú sà nà dé jiàn 。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pì rú zhòng shēng miè , chū bù wén yú yīn 。

譬如衆声灭,初不闻余音。

shǐ yuán yǐ wàng qíng , nǎi fù yǒu jiàn fǒu 。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yì rú jīn suǒ mèng , jiàn fǒu lǐ bù shū 。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

dà shì xiào bù yán , wú yì wú suǒ shuō 。

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yǒu rú shè lì fó , mò mò duì tiān nǚ 。

有如舍利佛,黙黙对天女。

qǐ shǒu zuò jì yán , yóu yǐ yán wèi tòng 。

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yún hé liǎng wú yán , ér rù bù èr mén 。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

wǒ yǔ zhū fó zǐ , jiū jìng dé chéng dào 。

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吾亦无所说”全诗翻译

译文:
我观察众佛子,都陷入了自己的妄想之中。他们不知道有无思想,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执着于有而认为是真实的,怎能认识到无呢?就像一个人拥有各种欲望,耳、眼、鼻、舌等器官都在活动,这些动作都有相应的影响。耳朵渴望听声音,只要有声音存在,耳朵就可以听到。琴、琵琶、笙、箫等乐器都具备了各种音律,只要奏一下,有耳的人都能听见。但在这时候,众生虽然知道声音,却不了解耳朵的存在。所有的声音都停止了,寂静无声,倾耳去听,却什么也听不到。这时候,众生才知道耳朵的存在,却不再有声音。
目光注视着色彩,与耳朵根本没有区别。认识到色彩是有形的,因而以色彩为有实体存在。怎知道本来没有色彩呢?更何况是眼睫毛。同样,嗅闻气味,口舌品尝食物,所有百体毛发,都带着意识的行为。走路、坐卧、喘息、呼吸,只要有动作,都被认为是有实体存在的。然而所有这一切的行为都是空无的,没有一样是真实存在的。
心里只记得昨天的事情,过去的经历就像是虚幻的梦境。我曾经向菩萨行礼,以为自己真的有所领悟。就像听到众声,认为声音是有回响的。但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我怎么能领悟到菩萨的境界呢?当声音消失后,一开始听不见余音。但是因为被妄想所缘,再次有所领悟。现在所见的,也与梦境无异。看来我无法言说,大士也只是微笑不语。我也无话可说。就像舍利弗佛默默地面对天女一样。虽然做了诗歌表达,但仍然感觉言语是苍白无力的。如何才能彻底没有言语,进入不二法门呢?我与众佛子,终究达成了成道。

“吾亦无所说”诗句作者周紫芝介绍: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爲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十七年爲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紫芝爲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後及句法,爲苏黄门庭後劲。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子之诗,被四库馆臣斥爲“老而无耻,贻玷汗青”。有集七十卷,取黄庭坚“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语,命爲《太仓稊米集》,又有《竹坡诗话》一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宋陈天麟序。 周紫芝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太仓稊米集》文字最爲整饬,故用爲底本。参校清叶德辉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图书馆)、清金氏文珍楼抄本(简称金本,藏上海图书馆)、清徐时栋跋抄本(简称徐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等。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吾亦无所说”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