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望通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广汉望通津”出自哪首诗?

答案:广汉望通津”出自: 唐代 耿湋 《送郭正字归郢上》,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uǎng hàn wàng tōng jī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2:“广汉望通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广汉望通津”的上一句是: 大堤逢落日 , 诗句拼音为: dà dī féng luò rì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3:“广汉望通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广汉望通津”的下一句是: 却别渔潭下 , 诗句拼音为: què bié yú tán xià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广汉望通津”全诗

送郭正字归郢上 (sòng guō zhèng zì guī yǐng shàng)

朝代:唐    作者: 耿湋

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
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
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jì jiāng piān yǐ chū , shū fǔ fèng yóu pín 。
jī xuě shāng shān dào , quán jiā chǔ sāi rén 。
dà dī féng luò rì , guǎng hàn wàng tōng jīn 。
què bié yú tán xià , jīng ōu nà kě qīn 。

“广汉望通津”繁体原文

送郭正字歸郢上

濟江篇已出,書府俸猶貧。
積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大堤逢落日,廣漢望通津。
却別漁潭下,驚鷗那可親。

“广汉望通津”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广汉望通津”全诗注音

jì jiāng piān yǐ chū , shū fǔ fèng yóu pín 。

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

jī xuě shāng shān dào , quán jiā chǔ sāi rén 。

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dà dī féng luò rì , guǎng hàn wàng tōng jīn 。

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

què bié yú tán xià , jīng ōu nà kě qīn 。

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广汉望通津”全诗翻译

译文:
济江篇已经发布,但我依然是贫困的书馆职员。
积雪覆盖商山的道路,我的家人都是楚地的人。
在宽广的堤岸上迎来夕阳,远望着通向津城的广汉。
我又离开了渔潭下,惊起的海鸥并不亲近。


全诗概括:这首诗以描述古代时期的景物和情感为主题。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身份贫寒的境况,接着描绘了商山上积雪覆盖的道路和他家人居住在楚地的情景。然后,诗人叙述了自己在宽阔的堤岸上欣赏夕阳,远望通向津城的广汉的景色。最后,诗人离开了渔潭,惊起了海鸥,但他并没有感到亲近。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广汉望通津”总结赏析

赏析:
耿湋的《送郭正字归郢上》描述了送别郭正字归郢的情景。首句“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展示了诗人面对友人远行的心情。这里以济江篇出发点,表示友人已踏上行程,然而他在书府工作俸禄仍然不富裕。接下来的两句“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通过“积雪”描绘了寒冷季节,以及行程中艰难的路途。全家作为楚塞的居民,郭正字的行程可见其漫长和辛苦。
继而,“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展示了诗人在陪伴郭正字出行的过程中,途经广汉时的景色。夕阳映照下的大堤,远望的通津,景色辽阔壮丽。最后两句“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则呈现了临别时的感慨和情绪。友人郭正字即将离去,离别之际,心中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潭水上的惊鸥也成了诗人的感情寄托。
标签: 描写自然景色、送别

“广汉望通津”诗句作者耿湋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更多...

“广汉望通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