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畎亩”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古人重畎亩”出自哪首诗?

答案:古人重畎亩”出自: 唐代 唐彦谦 《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 五》,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ǔ rén chóng quǎn mǔ ,诗句平仄:

问题2:“古人重畎亩”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古人重畎亩”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古人重畎亩”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古人重畎亩”的下一句是: 有禄不待干 , 诗句拼音为: yǒu lù bù dài gān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古人重畎亩”全诗

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 五 (hé táo yuān míng pín shì shī qī shǒu wǔ)

朝代:唐    作者: 唐彦谦

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
德成禄自至,释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贫,本自足饔飱。
後世耻躬耕,号呼脱饥寒。
我生千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gǔ rén chóng quǎn mǔ , yǒu lù bù dài gān 。
dé chéng lù zì zhì , shì lěi liè wáng guān 。
bù shì yì bù pín , běn zì zú yōng sūn 。
hòu shì chǐ gōng gēng , hào hū tuō jī hán 。
wǒ shēng qiān

“古人重畎亩”繁体原文

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 五

古人重畎畝,有祿不待干。
德成祿自至,釋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貧,本自足饔飱。
後世恥躬耕,號呼脫飢寒。
我生千

“古人重畎亩”韵律对照

“古人重畎亩”全诗注音

gǔ rén chóng quǎn mǔ , yǒu lù bù dài gān 。

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

dé chéng lù zì zhì , shì lěi liè wáng guān 。

德成禄自至,释耒列王官。

bù shì yì bù pín , běn zì zú yōng sūn 。

不仕亦不贫,本自足饔飱。

hòu shì chǐ gōng gēng , hào hū tuō jī hán 。

後世耻躬耕,号呼脱饥寒。

wǒ shēng qiān

我生千

“古人重畎亩”全诗翻译

译文:
古人注重耕种田地,拥有收入不必靠外任官职。
品德高尚,收入自然来到,放下耒耜成为列王的高官。
不用去做官也不会贫穷,因为本身已经有足够的饭食。
后代却羞于亲自耕作,叫喊着摆脱饥饿和寒冷的困境。
我一生中...

全诗大致表达了古人注重务农耕种,有品德和德行的人不必依赖官职也能得到收入,而后代则看不起务农耕种的行为,反而想尽办法避免劳作。作者或者说古文研究学者对这种现象表示思考和反思,但是最后一句诗未完成,无法准确总结:全诗的意思。

“古人重畎亩”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 五》表达了对古代贫困士人的赞美和对耕作田园生活的推崇。诗人唐彦谦通过七首诗的形式,深情地描绘了贫士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哲学。
第五首诗中,诗人首先提到古人非常重视务农,即使拥有财富也不停地劳作。他们相信,德行和美德的积累会自然而然地带来财富,无需刻意去追求。这种观念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诗中继续描述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处,如不谋取官职却也不贫穷,因为他们本身就已经足够自给自足。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被视为一种境界,不追逐名利,仍然能够安享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后代人的行为产生了担忧。他们不愿意亲自下地劳作,反而渴望摆脱饥寒,追求舒适的生活。这种转变引发了诗人的感叹和警示,认为后代人已经丧失了古人那种勤劳朴素的美德。
最后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哲学的认同,暗示自己将继续坚守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不受时代潮流的干扰。

“古人重畎亩”诗句作者唐彦谦介绍: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爲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爲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绦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於书画音乐,无不出於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爲从事。光啓末,贬又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爲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绦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於书画音乐。无不出於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更多...

“古人重畎亩”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