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遣寄声堂下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急遣寄声堂下水”出自哪首诗?

答案:急遣寄声堂下水”出自: 宋代 毛滂 《欲访天柱山闍黎寄一绝句》,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jí qiǎn jì shēng táng xià shuǐ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2:“急遣寄声堂下水”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急遣寄声堂下水”的上一句是: 目断晨烟与暮霞 , 诗句拼音为: mù duàn chén yān yǔ mù xiá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3:“急遣寄声堂下水”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急遣寄声堂下水”的下一句是: 便来洗眼看天花 , 诗句拼音为: biàn lái xǐ yǎn kàn tiān huā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急遣寄声堂下水”全诗

欲访天柱山闍黎寄一绝句 (yù fǎng tiān zhù shān dū lí jì yī jué jù)

朝代:宋    作者: 毛滂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断晨烟与暮霞。
急遣寄声堂下水,便来洗眼看天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sān nián bù dào shàng rén jiā , mù duàn chén yān yǔ mù xiá 。
jí qiǎn jì shēng táng xià shuǐ , biàn lái xǐ yǎn kàn tiān huā 。

“急遣寄声堂下水”繁体原文

欲訪天柱山闍黎寄一絕句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斷晨煙與暮霞。
急遣寄聲堂下水,便来洗眼看天花。

“急遣寄声堂下水”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断晨烟与暮霞。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急遣寄声堂下水,便来洗眼看天花。

“急遣寄声堂下水”全诗注音

sān nián bù dào shàng rén jiā , mù duàn chén yān yǔ mù xiá 。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断晨烟与暮霞。

jí qiǎn jì shēng táng xià shuǐ , biàn lái xǐ yǎn kàn tiān huā 。

急遣寄声堂下水,便来洗眼看天花。

“急遣寄声堂下水”全诗翻译

译文: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断晨烟与暮霞。
急遣寄声堂下水,便来洗眼看天花。
三年不到,我离开了家,视野中再也看不到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霞光。
急急忙忙地派人送信回家,让他们过来洗净眼睛,一同欣赏天花的壮丽景象。
全文总结:
诗人离开家乡已有三年,此时目睹不到晨曦和傍晚的美景。他迫切地让家人寄来声音,并请求他们前来参观这里壮丽的天花装饰。

“急遣寄声堂下水”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毛滂创作的一绝句,表达了诗人久未拜访上人,对于山川美景的渴望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赏析:这首诗:
诗中首句“三年不到上人家”,直截了当地传达出诗人长时间未能探访上人的家。这种长时间的分离加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目断晨烟与暮霞”,通过“目断”表现出诗人眼前景色的无法接触,强调了他的疏离感。晨烟与暮霞则是典型的山水诗意描写,传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
第三句“急遣寄声堂下水”,诗人着急地派人送信给上人,希望尽快见面。这句话突显了诗人的渴望和不安。
最后一句“便来洗眼看天花”,表现了诗人期待着上人的到来,就像眼睛被清水洗净后,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天空中的花朵一样。这里的“天花”也可以被视为山川景色的比喻。

“急遣寄声堂下水”诗句作者毛滂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佑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急遣寄声堂下水”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