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逐汉征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昔年曾逐汉征东”出自哪首诗?

答案:昔年曾逐汉征东”出自: 唐代 武元衡 《秋日经潼关感寓》,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xī nián céng zhú hàn zhēng dōng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昔年曾逐汉征东”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昔年曾逐汉征东”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昔年曾逐汉征东”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昔年曾逐汉征东”的下一句是: 三授兵符百战中 , 诗句拼音为: sān shòu bīng fú bǎi zhàn zhōng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昔年曾逐汉征东”全诗

秋日经潼关感寓 (qiū rì jīng tóng guān gǎn yù)

朝代:唐    作者: 武元衡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xī nián céng zhú hàn zhēng dōng , sān shòu bīng fú bǎi zhàn zhōng 。
lì bǎo shān hé jiē xià shì , qiū fēng láo luò gù yíng kōng 。

“昔年曾逐汉征东”繁体原文

秋日經潼關感寓

昔年曾逐漢征東,三授兵符百戰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風牢落故營空。

“昔年曾逐汉征东”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昔年曾逐汉征东”全诗注音

xī nián céng zhú hàn zhēng dōng , sān shòu bīng fú bǎi zhàn zhōng 。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lì bǎo shān hé jiē xià shì , qiū fēng láo luò gù yíng kōng 。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昔年曾逐汉征东”全诗翻译

译文:
昔年我曾跟随汉朝的征东之战,三次授予兵符,参与百战纷争。
努力保卫着这片山河,可惜遗憾地留给了后世。如今,秋风吹拂着荒芜的战场,故营空无一人。

“昔年曾逐汉征东”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秋日经潼关感寓》是唐代诗人武元衡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局的感叹之情。诗人通过回顾自己曾经跟随军队征战的经历,以及为国家山河担忧的心情,展现了壮志豪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首两句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首先点出了诗人曾经参与过的历次战役,"昔年"表明这些经历已经过去,但仍然留在诗人的记忆中。"三授兵符"则突显了他多次受命出征,这是一种荣誉和责任的象征。"百战中"则表明他在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接下来的两句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力保山河"显示了他曾经为保卫国家而奋斗,但"嗟下世"则表明他对后代的担忧,担心国家的山河将会遭受损害。"秋风牢落故营空"中的"秋风"和"故营空"则增加了诗句的凄凉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曾经的战功的荒废。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忠诚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标签: 抒情、回忆、忧国忧民

“昔年曾逐汉征东”诗句作者武元衡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後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爲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爲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爲盗所害,赠司徒,諡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爲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更多...

“昔年曾逐汉征东”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