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性唯耽野趣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懒性唯耽野趣长”出自哪首诗?

答案:懒性唯耽野趣长”出自: 宋代 张纲 《次韵公显见赠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lǎn xìng wéi dān yě qù chá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

问题2:“懒性唯耽野趣长”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懒性唯耽野趣长”的上一句是: 年齐耆旧愧衰阳 , 诗句拼音为:nián qí qí jiù kuì shuāi yá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

问题3:“懒性唯耽野趣长”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懒性唯耽野趣长”的下一句是: 了却官租更何事 , 诗句拼音为: le què guān zū gèng hé shì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懒性唯耽野趣长”全诗

次韵公显见赠 其二 (cì yùn gōng xiǎn jiàn zè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张纲

年齐耆旧愧衰阳,懒性唯耽野趣长
了却官租更何事,君王约法已三章。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nián qí qí jiù kuì shuāi yáng , lǎn xìng wéi dān yě qù cháng 。
le què guān zū gèng hé shì , jūn wáng yuē fǎ yǐ sān zhāng 。

“懒性唯耽野趣长”繁体原文

次韻公顯見贈 其二

年齊耆舊愧衰陽,懶性唯耽野趣長。
了卻官租更何事,君王約法已三章。

“懒性唯耽野趣长”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年齐耆旧愧衰阳,懒性唯耽野趣长。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了却官租更何事,君王约法已三章。

“懒性唯耽野趣长”全诗注音

nián qí qí jiù kuì shuāi yáng , lǎn xìng wéi dān yě qù cháng 。

年齐耆旧愧衰阳,懒性唯耽野趣长。

le què guān zū gèng hé shì , jūn wáng yuē fǎ yǐ sān zhāng 。

了却官租更何事,君王约法已三章。

“懒性唯耽野趣长”全诗翻译

译文:
年轻时在齐国的耆旧之地,我因年老体衰而愧对昔日的精力。如今我只爱耽于田园乡野的趣味,懒得去追求权势。官租一事已经了结,还有什么需要我操心的呢?君王已经制定了三章法令,守约遵法即可。
总结:作者在年老衰弱之际,对曾经的繁忙生活感到愧疚,现在只喜欢在田园乡野中消遣。他不再追求权势,对一些琐事已经不再在意。君王已经颁布了三条法令,遵守约束即可。

“懒性唯耽野趣长”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次韵公显见赠 其二》由唐代诗人张纲创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的厌倦,倾向于田园生活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以“年齐耆旧愧衰阳”开篇,表明了自己已年老,感到衰朽之感。他提到自己的懒性,不愿再参与繁琐的官务,而更喜欢追求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里的“野趣长”暗示了他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接着诗人写道“了却官租更何事”,表示已经不再在乎官职和官租,暗示了他已经摆脱了俗世的束缚。最后一句“君王约法已三章”则可能指的是政府的法规,诗人暗示自己已经不再受这些法规的限制,自由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和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于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这些情感,诗人传达了对于自主、自由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致的价值观。
标签:
田园生活、官职厌倦、自由追求

“懒性唯耽野趣长”诗句作者张纲介绍:

张纲(一○八三~一一六六),字彦正,晚号华阳老人,金坛(今属江苏)人(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试上舍及第,释褐授承事郎。五年,爲国子正。六年,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八年因忤蔡京出主管成都玉局观。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再除秘书省校书郎,兼修国朝会要。四年,除着作佐郎。五年,爲屯田员外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两浙提点刑狱。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改江东提点刑狱。三年,召爲中书舍人。四年,迁给事中,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二十三年,以左中奉大夫致仕。二十五年,秦桧死,起爲给事中。二十六年,除吏部侍郎,兼侍讲。二十七年五月爲参知政事,九月,以年老辞机务,除资政殿学士,出知婺州。二十八年,转左大中大夫,依前充资政殿学士致仕。孝宗乾道二年卒,年八十四,谥章简。有《华阳集》四十卷,其中诗五卷。又有《瀛洲唱和集》八卷等,已佚。事见本集卷四○附洪箴《张公行状》,《宋史》卷三九○有传。 张纲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金坛于文熙刻《华阳集》(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三编亦据此本影印)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小集)、《曲阿诗综》。新辑集外诗一首,附於卷末。更多...

“懒性唯耽野趣长”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