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戏赠 > 一架酴醾花正开

“一架酴醾花正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一架酴醾花正开”出自哪首诗?

答案:一架酴醾花正开”出自: 宋代 许及之 《戏赠》,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ī jià tú mí huā zhèng kāi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问题2:“一架酴醾花正开”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一架酴醾花正开”的上一句是: 不妨雨过同心赏 , 诗句拼音为: bù fáng yǔ guò tóng xīn shǎ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问题3:“一架酴醾花正开”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一架酴醾花正开”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一架酴醾花正开”全诗

戏赠 (xì zèng)

朝代:宋    作者: 许及之

不鼓君家爨下材,渴心古井欲生苔。
柳枝未放行云去,巫峡又还为雨来。
似染霜髭欺黑漆,尚禁醋齿试青梅。
不妨雨过同心赏,一架酴醾花正开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bù gǔ jūn jiā cuàn xià cái , kě xīn gǔ jǐng yù shēng tái 。
liǔ zhī wèi fàng xíng yún qù , wū xiá yòu huán wèi yǔ lái 。
sì rǎn shuāng zī qī hēi qī , shàng jìn cù chǐ shì qīng méi 。
bù fáng yǔ guò tóng xīn shǎng , yī jià tú mí huā zhèng kāi 。

“一架酴醾花正开”繁体原文

戲贈

不鼓君家爨下材,渴心古井欲生苔。
柳枝未放行雲去,巫峽又還爲雨來。
似染霜髭欺黑漆,尚禁醋齒試青梅。
不妨雨過同心賞,一架酴醾花正開。

“一架酴醾花正开”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不鼓君家爨下材,渴心古井欲生苔。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柳枝未放行云去,巫峡又还为雨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似染霜髭欺黑漆,尚禁醋齿试青梅。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不妨雨过同心赏,一架酴醾花正开。

“一架酴醾花正开”全诗注音

bù gǔ jūn jiā cuàn xià cái , kě xīn gǔ jǐng yù shēng tái 。

不鼓君家爨下材,渴心古井欲生苔。

liǔ zhī wèi fàng xíng yún qù , wū xiá yòu huán wèi yǔ lái 。

柳枝未放行云去,巫峡又还为雨来。

sì rǎn shuāng zī qī hēi qī , shàng jìn cù chǐ shì qīng méi 。

似染霜髭欺黑漆,尚禁醋齿试青梅。

bù fáng yǔ guò tóng xīn shǎng , yī jià tú mí huā zhèng kāi 。

不妨雨过同心赏,一架酴醾花正开。

“一架酴醾花正开”全诗翻译

译文:


不鼓君家爨下材,渴心古井欲生苔。

不愿为君家添柴火,渴望古井生满青苔。

柳枝未放行云去,巫峡又还为雨来。

柳枝尚未展开迎云飘去,巫山峡谷又因雨而回归。

似染霜髭欺黑漆,尚禁醋齿试青梅。

宛如被霜染上的白髭欺骗黑漆,仍需抑制满口酸味,才敢尝试青梅。

不妨雨过同心赏,一架酴醾花正开。

不妨等雨过后一同欣赏美景,一架花酒正盛开。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和寓意人情之间的关系为主题,通过古井、柳枝、青梅和花酒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情谊和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中用古典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深刻的情感,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一架酴醾花正开”诗句作者许及之介绍: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爲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有文集三十卷及《涉斋课藁》九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许纶《涉斋集》,辑爲许纶《涉斋集》十八卷(按纶爲及之子,集中卷二有《纶子效靖节止酒体赋筠斋余亦和而勉之》可证。纶当爲及之诗的编集者,《永乐大典》误署爲作者,今订正)。《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许及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涉斋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一架酴醾花正开”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