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sān xiá
上三峡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白 (lǐ bái)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ū shān jiá qīng tiān , bā shuǐ liú ruò zī 。
bā shuǐ hū kě jìn , qīng tiān wú dào shí 。
sān cháo shàng huáng niú , sān mù xíng tài chí 。
sān cháo yòu sān mù , bù jué bìn chéng sī 。

景点 行路 山水 抒情

上三峽

—— 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ū shān jiá qīng tiān , bā shuǐ liú ruò zī 。
bā shuǐ hū kě jìn , qīng tiān wú dào shí 。
sān cháo shàng huáng niú , sān mù xíng tài chí 。
sān cháo yòu sān mù , bù jué bìn chéng s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注释:
⑴三峡:指长江之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⑵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南,山势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⑶巴水:指长江三峡的流水。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传说巴子国由此得名。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长江常称巴水。
⑷黄牛:指黄牛山,又称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西北。《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鉴赏:

  此诗表现了当时诗人逆境难熬,情绪郁闷状况。前四句,诗人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了巫山高入云天、巴水急流滚滚的壮丽景色。“巫山夹青天”,“夹”字用得极其到位,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巴水流若兹”,含有无奈之意。三、四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情景。“巴水忽可尽”,著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这两句诗由对客观景物的描写逐渐过渡到诗人的主观抒情,即由景入情,融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

  诗的后半部分对三、四两句诗意作了进一步阐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明写逆水行船艰难,船行缓慢,实际表达的是诗人的感受和心态。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感受。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诗中连续重复“三朝三暮”,极有船工号子的感觉。古时有歌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最后四句是从这首民间歌谣脱胎而来的。但古歌谣指提到舟行的缓慢,而李白的诗除了说“三暮行太迟”外,还有“不觉鬓成丝”,旅途艰辛和心情忧郁使诗人在不知不觉中鬓发都愁白了。这就把客观叙事和主观抒情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含蓄委婉地映衬出诗人当时愁苦的心情。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李白诗里《上三峡》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早发白帝城》),后者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名篇。《上三峡》写于诗人流放途中,诗中描写巫山险峻,巴水纡曲,舟行迟迟,愁令发白。流放者唯觉逆境难熬,心情愤懑,壮丽风光为之减色。《下江陵》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城高入云,晨光初灿,气象开朗,舟行轻快。“一日千里”是诗人心态轻松的主观感受,喜悦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同一位诗人,同一处景致,却气象迥异,正是“融情入景”的鲜明写照。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璘以平定叛乱为号召出师,曾三次派遣使者聘请李白参加他的幕府,李白出自报国立功的良好愿望应聘入幕。至德二载(757年)唐肃宗李亨和永王李璘发生夺权内讧,李亨消灭了李璘的军队。李白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后来又流放夜郎。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径三峡时创作的。当时李白59岁。他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独,情绪更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頲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於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爲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於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爲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爲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爲僚佐。璘谋乱... 查看更多>>

李白的诗:

相关诗词:

三峡桥 其一 (sān xiá qiáo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三峡桥边杖屦游,此身疑已到夔州。
题诗欲比真三峡,深媿词源不倒流。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过真阳峡六首 其四 (guò zhēn yáng xiá liù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堪笑跳波数百滩,如何入峡顿无喧。
人言此峡如巴峡,只欠三声堕泪猿。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三峡堂 (lián rì zhì qú táng yè bái dì cí dēng yuè gōng sān xiá táng pái huái lǎn gǔ gòng chéng shí èr jué sān xiá táng)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三峡堂中看倒流,沉舟侧畔过千舟。
世途险更胜三峡,多少人怀积羽忧。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峡哀 四 (xiá āi sì)

朝代:唐    作者: 孟郊

峡乱鸣清磬,产石为鲜鳞。
喷为腥雨涎,吹作黑井身。
怪光闪衆异,饿劒唯待人。
老肠未曾饱,古齿崭岩嗔。
嚼齿三峡泉,三峡声齗齗。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初入峡山效孟东野 (chū rù xiá shān xiào mèng dōng yě)

朝代:宋    作者: 范成大

峡山偪而峻,峡泉湍以碕。
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
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
峡马类黄狗,不能长鸣嘶。
峡晓虎迹多,峡暮人迹稀。
峡路如登天,猿鹤不敢梯。
仆夫负嵎哭,我亦呻吟悲。
悲吟不成章,聊赓峡哀诗。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峡哀 三 (xiá āi sān)

朝代:唐    作者: 孟郊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
上仄碎日月,下掣狂漪涟。
破魂一两点,凝幽数百年。
峡晖不停午,峡险多饥涎。
树根锁枯棺,孤骨褭褭悬。
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逐客零落肠,到此汤火煎。
性命如纺绩,道路随索缘。
奠泪吊波灵,波灵将闪然。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续巴东三峡歌 (xù bā dōng sān xiá gē)

朝代:宋    作者: 曹勋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月明夜寒寒雨霜,相望各在天一方。
安得身有羽翼如鸳鸯,千里同相将。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出真阳峡十首 其六 (chū zhēn yáng xiá shí shǒu qí liù)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入峡长思出峡行,出来却忆峡中清。
一江碧水供诗砚,两岸青山作砚屏。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峡内三绝句 其一 (xiá nèi sān jué jù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峡内为生绝可怜,那知世上有平川。
生身未识三冬雪,仰面惟看一席天。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句 其三四 (jù qí sān sì)

朝代:宋    作者: 徐俯

北峡远连南峡险,小龙峻逼大龙高。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