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诗人写的关于,子言的诗,有关,子言的古诗大全

更少结果 (更少结果比更多结果准确)
注:由于字的前后关联、同名等问题的存在,匹配可能存在误差,请自行甄别。
  • 范景仁紫微见过亦谒不遇道上逢之 —— 梅尧臣

    朝游翔凤池,暮直中书省。
    无由见顔色,况乃当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请。
    高闳一何新,未归闾巷静。
    版刺留姓名,不遑伫轩屏。
    驱马返我庐,道逢驺从整。
    敛辔莫敢行,顾望立俄顷。
    还家稚子言,有车来炳炳。
    传是紫微人,将回犹引领。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风高,缓步时往省。

  •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 梅尧臣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何多燕雀羣,声迹不相傍。
    始闻汾阳生,文行衆所谅。
    独哦青山间,悼古或悲怆。
    弃官不屈人,颇学陶元亮。
    是时予爱之,顔采莫得望。
    倏然能见过,远涉丹湖浪。
    袖携一卷诗,行橐更无长。
    固与俗人殊,於焉识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
    骇子发论高,万仞耸孤嶂。
    又如决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叹瓌材,恨未逢良匠。
    信哉骐骥驹,谁用伯乐相。
    自从昔还朝,汩汩走俗状。
    未尝寄子书,子言今行行。
    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闶。
    把笔诚不勤,强意乃为妄。
    兹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
    子辞犹瀑布,敢挹不知量。

  • 送刘元忠学士归陈州省亲 —— 梅尧臣

    芸香闲秘秩,苏合着新裘。
    子言归日,天王赐问优。
    治分周太宰,礼重汉诸侯。
    拜庆无如乐,黄金作酒舟。

  • 送孔秀才游河北 —— 欧阳修

    吾始未识子,但闻杨公贤。
    及子来叩门,手持赠子篇。
    贤愚视所与,不待交子言
    子文谐律吕,子行洁琅玕。
    行矣慎所游,恶草能败兰。

  • 再和圣俞见答 —— 欧阳修

    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
    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褭蹄。
    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
    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
    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
    怜我区区欲强学,跛鼈曾不离污泥。
    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
    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
    周旋二纪陪唱和,凡翼每竝鸾凰栖。
    有时争胜不量力,何异弱鲁攻强齐。
    念子京师苦憔悴,经年陋巷听朝鸡。
    儿啼妻噤午未饭,得米宁择秕与稊。
    石上紫豪家故有,剡藤莹滑如玻璃。
    追惟平昔念少壮,零落生死嗟分睽。
    一挥累纸恣奔放,骏若驾骆仍骖骊。
    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
    名声不朽岂易得,仕宦得路终当跻。
    年来无物不可爱,花发有酒谁同携。
    问我居留亦何事,方春苦旱忧民犂。

  • 过许由冢 —— 黄庶

    稷契宁渴死,不饮箕颍泉。
    先生独洗耳,不听天子言
    清风饱进退,千载何悠然。
    孤坟没荆棘,高名争青山。
    嗟我迍邅身,一命行十年。
    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鎸。
    朝行箕山麓,暮挹颍水源。
    竹帛何处所,搔首熊鱼间。
    白云要闲友,尚苦儿女牵。
    丈夫合勇决,顾计羞面顔。

  • 席上赋别南宫希元 —— 黄庶

    十年眯车尘,思归入梦寐。
    晨兴见家山,两目如去翳。
    故人又过我,相对有余意。
    当樽话旧游,强笑复吁欷。
    君名在乡书,捧檄不肯愧。
    高堂去白髪,有泪落鞭辔。
    里人献吉梦,四壁衆所义。
    我喜先子言,在耳若龟筮。
    人生老聚散,酒薄满莫避。
    相见意最长,强饮不能醉。

  • 送张四隐直游边 —— 刘敞

    吾昔读汉书,远嘉马文渊。
    慷慨有大志,不辞走穷边。
    尝言功名期,当及少壮年。
    生图万里勋,死裹马革还。
    此语颇豪荡,书之在青编。
    其人虽已亡,其意犹凛焉。
    羌戎未伏诛,王旅多丧偏。
    安得如此人,西行陇与汧。
    借筹资方略,还为天子言
    海上惟叹息,今时岂无贤。
    忽闻张公子,奋起殊欣然。
    历览泾渭旁,究观敌根源。
    宁复谢古人,正堪豁忧煎。
    卫青出行伍,去病幸有天。
    相继取封侯,有若翻手间。
    男儿谁不如,可得甘弃捐。
    读书反三黜,何用师孔宣。
    我岂少游徒,规规守乡田。
    力弱非志弱,送君心长悬。

  • 寓言九首 其七 —— 王安石

    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
    仁声入人深,孟子言之醇。
    如何贞观君,从古同隋陈。
    风俗不粹美,惜哉世无臣。

  • 诫言 —— 强至

    子言欲艰,出口终身惧。
    衆人易由言,朝出暮已渝。
    言之于一身,譬若户藉枢。
    尔枢苟不慎,彼户将谁扶。
    不重一语言,是轻六尺躯。
    志言要有成,不成陷半涂。
    耻言在克悛,不悛行卒污。
    今吾观衆人,一言异朝晡。
    尔志既可见,尔耻复若无。
    行将小人归,呜呼尔非夫。

  • 代玉师谢苏子瞻 —— 徐积

    海上山翁归,童子言有客。
    身披一鹤氅,足曳双鳬舄。
    控却大鹏头,踏着巨鳌脊。
    面带玉山气,手画龙泥壁。
    诸仙争进砚,一笑已投笔。
    其夕刮两眼,烧却犀一尺。

  • 赠卢鲁山 其二 —— 徐积

    一诗将两年,不出非空然。
    为子有佳行,重为进德篇。
    孔孟有常处,四通八达路。
    其道甚坦夷,行之莫能御。
    夜思而昼行,求至慎勿遽。
    存诚防他歧,积微从寸步。
    积之能不已,其率可驰骛。
    仁义固其常,忠信乃先具。
    正直常与游,前却慎勿顾。
    所谓气马者,尤宜审其御。
    子言最详,扬雄亦深悟。
    勉之复勉之,子无忽吾语。
    凡我今之人,皆欲达其所。
    而况乡闾中,待君为处女。

  • 慈母石 —— 罗适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
    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
    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
    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
    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
    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
    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
    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
    有时为我祝神只,愿我早着蓝袍归。
    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
    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
    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
    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
    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
    有时举筯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
    拭泪空将酒盃奠,酒盃不到阴容前。
    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
    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於今頼有移忠孝。
    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 梦蝗 —— 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来。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
    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
    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荄。
    一蝗百儿月两孕,渐恐髙厚塞九垓。
    嘉禾美草不敢惜,却恐压地陷入海。
    万生未死饥饿间,支骸遂转蛟龙醢。
    羣农聚哭天,血滴地烂皮。
    苍苍冥冥远复远,天闻不闻不可知。
    我时心知悲,堕泪注两目。
    发为疾蝗诗,愤扫百笔秃。
    一吟青天白日昏,两诵九原万鬼哭。
    私心直冀天耳闻,半夜起立三千读。
    上天未闻间,忽作遇蝗梦。
    梦蝗千万来我前,口似嚅嗫色似冤。
    初时吻角犹唧嗾,终遂大论如人间。
    问我子何愚,乃有疾我诗。
    我尔各生不相预,子何诗我盍陈之。
    我时愤且惊,噪舌生条枝。
    谓此腐秽余,敢来为人讥。
    尔虽族党多,我谋久已就。
    方将诉天公,借我巨灵手。
    尽拔东南竹柏松,屈铁纒缚都为箒。
    扫尔纳海压以山,使尔万噍同一朽。
    尚敢托人言,议我诗可否。
    羣蝗顾我嗟,不谓相望多。
    我欲为子言,幸子未易呶。
    我虽身为蝗,心颇通尔人。
    尔人相召呼,饮啜为主宾。
    宾饮啜釂百豆爵,主不加诟翻欢欣。
    此竟果有否,子盍来我陈。
    予应之曰然,此固人间礼。
    傧价迎召来,饮食固可喜。
    蝗曰子言然,予食何愧哉。
    我岂能自生,人自召我来啜食。
    借使我过甚,从而加诟尔亦乖。
    尝闻尔人中,贵贱等第殊。
    雍雍材能官,雅雅仁义儒。
    脱剥虎豹皮,借假尧舜趋。
    齿牙隐针锥,腹肠包虫蛆。
    开口有福威,颐指专赏诛。
    四海应呼吸,千里随卷舒。
    割剥赤子身,饮血肥皮肤。
    噬啖善人党,嚼口不肯吐。
    连床列竽笙,别屋连嫔姝。
    一身万椽家,一口千仓储。
    儿童袭公卿,奴婢联簪裾。
    犬豢羡膏粱,马廐余绣涂。
    其次尔人间,兵皁倡优徒。
    子不父而父,妻不夫而夫。
    臣不君尔事,民不家尔居。
    目不识牛桑,手不亲犂锄。
    平时不把兵,皮革包矛殳。
    开口坐待食,万廪倾所须。
    家世不藏机,绘绣绵衣襦。
    髙堂倾美酒,脔肉脍百鱼。
    良材琢梓楠,重屋擎空虚。
    贫者无室庐,父子各席居。
    贱者饿无食,妻子相对吁。
    贵贱虽云异,其类同一初。
    此固人食人,尔责反舍诸。
    我类蝗名目,所食况有余。
    吴饥可食越,齐饿食鲁邾。
    吾害尚可逃,尔害死不除。
    而作疾我诗,子语得无迂。

  • 谢李常伯 —— 王令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
    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
    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
    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羣随。
    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
    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
    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
    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
    贤者宁过哉,当是我有欺。
    忍愧读终篇,喜惊改肝脾。
    咛咛教诲言,举举仁义辞。
    初令探本根,喻以海与池。
    乾坤老六经,遗编烂孔姬。
    尚恐惑异说,教之无迁移。
    强闻终日乾,仁不三月违。
    卒以二者终,要我勉不疑。
    百诵百再拜,下泪如挂糜。
    交朋百愚谀,此语闻之谁。
    忆初从粹翁,睡耳忽得提。
    震惊破百昏,寐觉悼前迷。
    今而去之久,茅塞心丛茨。
    骤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
    旧秽忽剗削,新除坦平夷。
    念当不舍去,戴服同冠衣。
    犹恐免袒间,复作须臾离。
    且将鑱之心,不止涅之皮。
    二者苟一能,终死庶不遗。
    平生苦嗜诗,此篇况骤驰。
    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饥。
    仰嗟天骨雄,俯叹人莫为。
    星明有常髙,日圆无食亏。
    读久口益嚵,舌软涎流垂。
    想当措意初,嚼云吐虹蜺。
    唇牙哆华鲜,肺肠涌光辉。
    故其纸上言,飘有霄汉姿。
    何可对酬谢,约海量珠玑。

共 7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