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安徽天门山的诗词
不是想要的结果?试试 综合搜索。-
沧江泝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逈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
岸暎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
举帆遇风劲,逸势如飞奔。
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
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
须臾轻舟远,想象孤屿存。
归路日已近,怡然慰心魂。
所经多奇趣,待与吾友论。
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 -
华亭参后最幽玄,一句能教万古传。
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崖前。
虽知物理无穷际,却恐沧溟有尽年。
为报五湖云外客,何妨来此老林泉。
(按:《沅湘耆旧集》卷八云:「琮案:元慈利张兑《天门山图诗》末云:『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累累在山址。
感时抚景亦怆然,周朴小诗何足拟?』即指此诗也。
次联为中和间僧传明语。
传明即善会,自鹤林入夹山,有僧问如何是夹山境,答以猿抱子归云云,朴即用其语也。
」)。 -
徙倚高楼夜色残,故人聊得罄交欢。
千林日落晴偏雨,五月云深暑亦寒。
诘曲断岩飞鸟度,参差倒影过江看。
惭予浪着登山屐,酒罢豪吟兴未阑。
(以上三首均见《鸿湘耆旧集》卷八、同治十三刊增寿等纂《直隶澧州志》卷二五、同治八年刊魏湘纂《续修慈利县志》卷十四)(〖1〗《直隶澧州志》卷十六《隐逸》云:「周朴,隐居天门山,楚王马殷徵召不起,着有《灵泉诗集》。
」〖2〗同书卷二六《辨讹》云:「周朴,能诗而隐,有气节。
闽诗集中所载小传,与《慈志》异。
其避地福州不降黄巢遇害者,吴兴人也。
居天〖缺二十字〗於□□仅为〖缺九字〗徵□则又为唐□□□人,未可强合为一。
其《天门灵泉院》诗『不惟用唐僧,传明语即起』,已直溯其事。
章华孙斯亿乃谓朴生於晋,老於五代,所咏之灵泉,属慈,非石门夹山之灵泉寺。
指为唐僧周朴诗,志亦载其墓,称晋处士,不知何考?若谓生於石晋时,则马氏早灭;若所指司马晋,则又先马殷数百年,相距凡七姓八朝。
只是诗与《南楼》二首俱近体,非前五代人作。
而廖大隐《楚风补》又以朴为慈利人,唐末寓福州,摭采闽集,益以《南楼》二作。
不知寓福者,本吴兴人。
闽徐兴公刻朴诗集,敍述甚详,集内亦无《灵泉院》、《南楼》诗,与志载居若墓并在天门山,自当另为一朴。
但闽集有《吊李群玉》一绝,曰『知何处』,曰『隔岸香』,固亦尝游澧者。
其《灵泉院》、《南楼诗》之为慈周朴作,抑为吴周朴游澧时作,而闽集或以隔远失采,惜不得《慈父》中所纪《灵泉诗集》具览,一厘正之,并以决朴墓之在慈与辞楚辟之,信有事否?若氏族谱,直载为福州人,则尤疏谬者也。
」今按:《全唐诗》卷六七三收周朴诗一卷,其中有《吊李群玉》一首,可证朴确曾客澧。
又《宿玉泉寺》一首,《直隶澧州志》卷二四,以为寺在澧州。
又有《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次梧州却寄永州使君》,疑朴自巴东入湘,复南行经澧、衡、永、梧而南游。
《直隶澧州志》所载慈利另有一周朴之根据,尚嫌不足。
惟此说罕为人知,谨录出以资研究。
)。 -
可怜宋玉多才思,不见天门十六峰。
(见《舆地纪胜》卷七十《澧州》)。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