ōu yáng wén zhōng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颂 (sū sòng)

道济三千子,文高二百年。
朝廷得王佐,经术有师传。
笔削书才就,弥纶志未宣。
平生思颍事,倏忽启新阡。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dào jì sān qiān zǐ , wén gāo èr bǎi nián 。
cháo tíng dé wáng zuǒ , jīng shù yǒu shī chuán 。
bǐ xiāo shū cái jiù , mí lún zhì wèi xuān 。
píng shēng sī yǐng shì , shū hū qǐ xīn qiān 。

歐陽文忠公挽辭二首 其一

—— 蘇頌

道濟三千子,文高二百年。
朝廷得王佐,經術有師傳。
筆削書纔就,彌綸志未宣。
平生思潁事,倏忽啟新阡。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dào jì sān qiān zǐ , wén gāo èr bǎi nián 。
cháo tíng dé wáng zuǒ , jīng shù yǒu shī chuán 。
bǐ xiāo shū cái jiù , mí lún zhì wèi xuān 。
píng shēng sī yǐng shì , shū hū qǐ xīn q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道德济百姓三千人,文章辉煌流传二百年。
朝廷得到贤相辅佐,治理国家有经学传承。
擅长书写的才子们受到重用,然而才华横溢的志士还未得到广泛宣扬。
平日里思念着故乡颍水的事情,转眼间却踏上了崭新的道路。

总结:全文:这篇古文描述了道德的济世功效以及辉煌的文学传承,同时指出朝廷得到了优秀的辅佐,国家的治理依靠经学传承。虽然有一些擅长书写的才子得到了重用,但是志士们的才华和抱负还未得到广泛传颂。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回忆的思恋,同时迎接新的未来。

赏析:这首诗是苏颂创作的《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 其一》,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四个短句,表达了对欧阳文忠公的深切思念和对其杰出才华的赞誉。
第一句“道济三千子,文高二百年。”赞扬欧阳文忠公的治学之道,将他的学问传承给了三千子孙,他的文学成就也在两百年中光耀不衰。
第二句“朝廷得王佐,经术有师传。”表达了欧阳文忠公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成为了朝廷的得力助手,而他的学术传承也影响深远,为后人师法。
第三句“笔削书才就,弥纶志未宣。”强调了他的文才和学问的卓越,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志向尚未完全实现。
第四句“平生思颍事,倏忽启新阡。”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欧阳文忠公一生事迹的思念,他的贡献和影响就像是一条新的阡陌开启,永远流传下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颂写的《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查看更多>>

苏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