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 jiāng lín fàn
汉江临泛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王维 (wáng wéi)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chǔ sāi sān xiāng jiē , jīng mén jiǔ pài tōng 。
jiāng liú tiān dì wài , shān sè yǒu wú zhōng 。
jùn yì fú qián pǔ , bō lán dòng yuǎn kōng 。
xiāng yáng hǎo fēng rì , liú zuì yǔ shān wēng 。

唐诗三百首 山水 抒情

漢江臨汎

——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荆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chǔ sāi sān xiāng jiē , jīng mén jiǔ pài tōng 。
jiāng liú tiān dì wài , shān sè yǒu wú zhōng 。
jùn yì fú qián pǔ , bō lán dòng yuǎn kōng 。
xiāng yáng hǎo fēng rì , liú zuì yǔ shān w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
⑴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⑵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⑶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⑷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⑸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⑹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同时,也

  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去南方,途径襄阳。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爲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爲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爲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於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於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於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 查看更多>>

王维的诗:

相关诗词:

泛泛江汉水 (fàn fàn jiāng hàn shuǐ)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鄂渚上荆州,泛泛江汉水。
萦迂知几曲,萧瑟非一苇。
乡心秋色中,旅思诗篇里。
云安在何处,落日天边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雪中泛汉江呈德麟 (xuě zhōng fàn hàn jiāng chéng dé lín)

朝代:宋    作者: 李廌

汉江莽莽雪浮浮,远想山阴泛剡游。
高兴共成何更尽,子猷安道喜同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渡汉江 (dù hàn jiāng)

朝代:唐    作者: 丘爲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
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隐孤城。
自顾疎野性,难忘鸥鸟情。
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
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临江二首 一 (lín jiāng èr shǒu yī)

朝代:唐    作者: 王勃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
归骖将别櫂,俱是倦游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秋日即事三首 其二 (qiū rì jí shì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之道

今日知何日,西风正得秋。
天心方祚汉,人物合师留。
才略烦威敌,声名頼镇浮。
不妨临赋乐,泛泛有杨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泛汉江 其二 (fàn hàn jiā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邹浩

谁家游女戏江滨,才见舟来竞歛身。
须信文王风化远,至今犹自被行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泛汉江 其三 (fàn hàn jiāng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邹浩

山束长江激箭奔,扁舟冲破白鸥羣。
故人正在笙篁里,一枕滩声谁与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泛汉江 其一 (fàn hàn jiāng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邹浩

汉江衮衮接天流,百里舟行一转眸。
白浪激风鸣战鼓,青山迎棹走长虬。
均阳已断南柯梦,鄼上还惊宋玉秋。
南望祖茔能几驿,王程不得下荆州。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泛江翫月十二韵 (fàn jiāng wán yuè shí èr yùn)

朝代:唐    作者: 元稹

楚塞分形势,羊公压大邦。
因依多士子,参画尽敦厖。
岳璧闲相对,荀龙自有双。
共将船载酒,同泛月临江。
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委波添净练,洞照灭凝釭。
阗咽沙头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动物

句 其四三 (jù qí sì sān)

朝代:宋    作者: 释惠崇

山色临巴迥,江流入汉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