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nán bié yè
终南别业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王维 (wáng wéi)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zhōng suì pō hǎo dào , wǎn jiā nán shān chuí 。
xīng lái měi dú wǎng , shèng shì kōng zì zhī 。
xíng dào shuǐ qióng chù , zuò kàn yún qǐ shí 。
ǒu rán zhí lín sǒu , tán xiào wú huán qī 。

唐诗三百首 田园 写人 抒情

終南別業

——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zhōng suì pō hǎo dào , wǎn jiā nán shān chuí 。
xīng lái měi dú wǎng , shèng shì kōng zì zhī 。
xíng dào shuǐ qióng chù , zuò kàn yún qǐ shí 。
ǒu rán zhí lín sǒu , tán xiào wú huán qī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①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②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③胜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老翁。
⑤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 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家道义之精髓,即“万法皆空”思想。“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中年起,他就已倾心佛法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向会越来越加剧,反映出他对尘世越来越厌倦,这与其人生际遇密切相关。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禅解

  王维这首《终南别业》历来吟诵甚多,王维人称诗佛,这首是公认的禅诗,而诗中又处处表现禅理,历来赏析:这首诗歌的往往谈王维的淡泊宁静怡然自乐的情调,而实际不达至理。刘辰翁评,"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可谓深契王维之意。

  王维自称摩诘,维摩诘居士是印度大乘佛学的代表人物,东方金粟如来转世,而这首诗中作者意欲表达的正是这种领悟大乘境界时的怡然自乐。

  首联两句写自己信奉佛道由来已久,晚年时隐居蓝田辋川修佛学道。这两句也正是对诗歌背景的描述。

  颔联两句写自己学道兴趣味浓,往往独来独往,而这种领悟禅宗至理的心境只可自己知道,不可与人言说。释迦牟尼说自己说法49年未尝说过一字,六祖慧能说禅宗至理非可言说,为传佛法,吾今强说。可知佛家所讲的自性非空非有,非善非恶,非实非虚,非烦恼非菩提,王维领悟这种境界岂是自己悭吝不肯与人言说,实在无法可说。所以后来人称东方维摩的庞蕴居士问女儿,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如何作解。灵照也只是回答说,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至理脱与名相语言概念,佛每每斥说,凡人偏有,小乘偏空正是如此。(可参考《高僧传》,《楞伽经》,《坛经》,《维摩诘居士所说经》,《金刚经》)

  颈联两句可小解,也可大解,可知佛性不分大小,只是应用不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水源之处,这地方再往上就没有水了,讲作者领悟禅宗向上至理的情境,清净寂然,不着不染,任从世事纷纭,英雄西烟而不著不动。正像有人问赵州从諗禅师,两龙戏珠,哪一只会赢,赵州答说,老僧只管看。其理一趣。

  尾联则说作者不求高不求低,随遇而安,并能处处作乐的心态。佛家至理领悟的人不少,但转过来随处运用而不有碍的不多,所谓"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帘下转身难"。所以佛家有"保"和"任"之分。王维在诗中表达的正是这种"任"的心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爲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爲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爲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於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於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於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 查看更多>>

王维的诗:

相关诗词: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zǎo fā yān qí huái zhōng nán bié yè)

朝代:唐    作者: 岑参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谿。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边塞 羁旅 抒情 思乡

与友人同怀江南别业 (yǔ yǒu rén tóng huái jiāng nán bié yè)

朝代:唐    作者: 崔涂

因君话故国,此夕倍依依。
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
浮名如纵得,沧海亦终归。
却是风尘里,如何便息机。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苏氏别业 (sū shì bié yè)

朝代:唐    作者: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游览 写景

奉寄别马巴州 (fèng jì bié mǎ bā zhōu)

朝代:唐    作者: 杜甫

勳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 一 (dōng miǎo guī líng yáng bié yè wǔ shǒu yī)

朝代:唐    作者: 许棠

无媒归别业,所向自乖心。
闾里故人少,田园荒草深。
浪翻全失岸,竹迸别成林。
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吟。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送俞太中山人归终南 (sòng yú tài zhōng shān rén guī zhōng nán)

朝代:宋    作者: 魏野

俞贯之辞魏仲先,终南归去落花天。
如何相见还相别,早晚溪云一处眠。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落第後归终南别业 (luò dì hòu guī zhōng nán bié yè)

朝代:唐    作者: 卢纶

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
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
交疎贫病里,身老是非间。
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和人秋归终南山别业 (hé rén qiū guī zhōng nán shān bié yè)

朝代:唐    作者: 钱起

旧居三顾後,晚节重幽寻。
野迳到门尽,山窗连竹阴。
昔年莺山谷,今日凤归林。
物外凌云操,谁能继此心。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夏日樊川别业即事 (xià rì fán chuān bié yè jí shì)

朝代:唐    作者: 刘得仁

无事称无才,柴门亦罕开。
脱巾吟永日,着屐步荒台。
风卷微尘上,霆将暴雨来。
终南云渐合,咫尺失崔嵬。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写景 抒情

肄业广慈院临别留一绝 (yì yè guǎng cí yuàn lín bié liú yī jué)

朝代:宋    作者: 陈公辅

来时膏雨迷新野,去日薰风吹旧林。
寄语主人休惜别,白云南北本无心。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