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天鼓爲谁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堂中天鼓爲谁鸣”出自哪首诗?

答案:堂中天鼓爲谁鸣”出自: 宋代 苏辙 《再游庐山三首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ì zì qī xián yè rù chéng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

问题2:“堂中天鼓爲谁鸣”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堂中天鼓爲谁鸣”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堂中天鼓爲谁鸣”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堂中天鼓爲谁鸣”的下一句是: 道边兰若一僧迎 , 诗句拼音为: dào biān lán ruò yī sēng yíng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堂中天鼓爲谁鸣”全诗

再游庐山三首 其二 (zài yóu lú shān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
偶然不到终遗恨,特地来游慰昔情。
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谁鸣。
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yì zì qī xián yè rù chéng , dào biān lán ruò yī sēng yíng 。
ǒu rán bù dào zhōng yí hèn , tè dì lái yóu wèi xī qíng 。
hǎi wài shēng wén ān zhì cǐ , táng zhōng tiān gǔ wèi shuí míng 。
cōng cōng fù xiàng shēn shān qù , yī zhǎn tí hú bǎo sù yīng 。

“堂中天鼓爲谁鸣”繁体原文

再遊廬山三首 其二

憶自栖賢夜入城,道邊蘭若一僧迎。
偶然不到終遺恨,特地來遊慰昔情。
海外聲聞安至此,堂中天鼓爲誰鳴。
匆匆復向深山去,一盞醍醐飽粟罌。

“堂中天鼓爲谁鸣”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偶然不到终遗恨,特地来游慰昔情。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谁鸣。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

“堂中天鼓爲谁鸣”全诗注音

yì zì qī xián yè rù chéng , dào biān lán ruò yī sēng yíng 。

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

ǒu rán bù dào zhōng yí hèn , tè dì lái yóu wèi xī qíng 。

偶然不到终遗恨,特地来游慰昔情。

hǎi wài shēng wén ān zhì cǐ , táng zhōng tiān gǔ wèi shuí míng 。

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谁鸣。

cōng cōng fù xiàng shēn shān qù , yī zhǎn tí hú bǎo sù yīng 。

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

“堂中天鼓爲谁鸣”全诗翻译

译文:
忆起从前在自栖贤夜晚进城的情景,路旁有一位名为兰若的僧人迎接。
虽然偶然未能实现最终的心愿,特地前来游历慰藉昔日情感。
声名远播海外的声闻大德安然来到此地,堂中的天鼓为何而鸣响?
匆匆再次回归深山,手持一盏醍醐,装满粟米的罂粟壶。
全文总结: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夜晚进城时的遭遇,遇到一位名为兰若的僧人。虽然未能如愿,但特地前来此地游历,慰藉昔日情感。声名远扬的声闻大德也来到这里,让人不禁好奇天鼓为何而鸣。最后,诗人匆匆回归深山,手持着一盏醍醐,装满粟米的罂粟壶,向着未知的未来继续前行。

“堂中天鼓爲谁鸣”总结赏析

赏析:: 诗中作者苏辙以庐山为背景,回忆往事,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游庐山的经历,勾起了对逝去友情的回忆。他在城中遇到一位僧人,勾起了他对曾经的友情的怀念,使他心情复杂。他提到“偶然不到终遗恨”,暗指自己未能与友人相聚,心中有所遗憾。然而,他特意前来游庐山,希望以此来慰藉昔日的情谊。在庐山,他听到了海外传来的声音,也让他感叹庐山的声誉远扬。最后,诗人匆匆离去,回到深山,心情复杂,饮醍醐,填饱粟罂,表达了他对庐山和友情的复杂心情。
标签: 怀旧、友情、庐山、离别。

“堂中天鼓爲谁鸣”诗句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於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後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堂中天鼓爲谁鸣”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