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唐诗 >诗词名句 > 促织 > 放妻难及晨

“放妻难及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放妻难及晨”出自哪首诗?

答案:放妻难及晨”出自: 唐代 杜甫 《促织》,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fàng qī nán jí chén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平

问题2:“放妻难及晨”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放妻难及晨”的上一句是: 久客得无泪 , 诗句拼音为: jiǔ kè dé wú lèi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平

问题3:“放妻难及晨”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放妻难及晨”的下一句是: 悲丝与急管 , 诗句拼音为: bēi sī yǔ jí guǎn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放妻难及晨”全诗

促织 (cù zhī)

朝代:唐    作者: 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牀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cù zhī shèn wēi xì , āi yīn hé dòng rén 。
cǎo gēn yín bù wěn , chuáng xià yè xiāng qīn 。
jiǔ kè dé wú lèi , fàng qī nán jí chén 。
bēi sī yǔ jí guǎn , gǎn jī yì tiān zhēn 。

“放妻难及晨”繁体原文

促織

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草根吟不穩,牀下夜相親。
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
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

“放妻难及晨”韵律对照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草根吟不稳,牀下夜相亲。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放妻难及晨”全诗注音

cù zhī shèn wēi xì , āi yīn hé dòng rén 。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cǎo gēn yín bù wěn , chuáng xià yè xiāng qīn 。

草根吟不稳,牀下夜相亲。

jiǔ kè dé wú lèi , fàng qī nán jí chén 。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bēi sī yǔ jí guǎn , gǎn jī yì tiān zhēn 。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放妻难及晨”全诗翻译

译文: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注释:
(1)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
(2)哀音:哀婉的声音。
(3)稳:安。
(4)亲:近。
(5)得:能够。
(6)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7)丝:弦乐器。
(8)管:管乐器。
(9)感激:感动,激发。
(10)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放妻难及晨”总结赏析

赏析:

  人们常常把呜叫声当作动物的语言,所以听到反复不断的声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断地诉说着什么,或要求着什么,把它想象成无休止的倾诉。杜甫在秦州的几个月,正是促织活动的时候。傍晚,清晨,特别是不眠之夜,大约都是在促织的鸣叫声中度过的。诗人久客在外,心情本来就很凄凉,被促织声一激,往往不禁泪下。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忧伤感情的真实写照。

  起句正面点明促织,以“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辞上构成两对‘‘互文”。就是说: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呜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这种“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两层意思抒写了交互着的四层意思,能收到言简意缘的效果,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最后两句以“悲丝”、“急管”同促织的啼叫相比较,而以促织叫声“天真”、不受礼俗影响作结,把促织的哀音放在任何乐器的演奏无法达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愁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

“放妻难及晨”诗句作者杜甫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爲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後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爲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於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於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於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爲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更多...

“放妻难及晨”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