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风气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过淮风气清”出自哪首诗?

答案:过淮风气清”出自: 宋代 苏轼 《过高邮寄孙君孚》,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uò huái fēng qì qī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平

问题2:“过淮风气清”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过淮风气清”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过淮风气清”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过淮风气清”的下一句是: 一洗尘埃容 , 诗句拼音为: yī xǐ chén āi róng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过淮风气清”全诗

过高邮寄孙君孚 (guò gāo yóu jì sūn jūn fú)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过淮风气清,一洗尘埃容。
水木渐幽茂,菰蒲杂游龙。
可怜夜合花,青枝散红茸。
美人游不归,一笑谁当供。
故园在何处,已偃手种松。
我行忽失路,归梦山千重。
闻君有负郭,二顷收横纵。
卷野毕秋获,殷牀闻夜舂。
乐哉何所忧,社酒粥面醲。
宦游岂不好,毋令到千锺。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guò huái fēng qì qīng , yī xǐ chén āi róng 。
shuǐ mù jiàn yōu mào , gū pú zá yóu lóng 。
kě lián yè hé huā , qīng zhī sàn hóng róng 。
měi rén yóu bù guī , yī xiào shuí dāng gòng 。
gù yuán zài hé chù , yǐ yǎn shǒu zhǒng sōng 。
wǒ xíng hū shī lù , guī mèng shān qiān chóng 。
wén jūn yǒu fù guō , èr qǐng shōu héng zòng 。
juàn yě bì qiū huò , yīn chuáng wén yè chōng 。
lè zāi hé suǒ yōu , shè jiǔ zhōu miàn nóng 。
huàn yóu qǐ bù hǎo , wú lìng dào qiān zhōng 。

“过淮风气清”繁体原文

過高郵寄孫君孚

過淮風氣清,一洗塵埃容。
水木漸幽茂,菰蒲雜游龍。
可憐夜合花,青枝散紅茸。
美人游不歸,一笑誰當供。
故園在何處,已偃手種松。
我行忽失路,歸夢山千重。
聞君有負郭,二頃收橫縱。
卷野畢秋穫,殷牀聞夜舂。
樂哉何所憂,社酒粥面醲。
宦游豈不好,毋令到千鍾。

“过淮风气清”韵律对照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过淮风气清,一洗尘埃容。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水木渐幽茂,菰蒲杂游龙。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可怜夜合花,青枝散红茸。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美人游不归,一笑谁当供。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故园在何处,已偃手种松。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我行忽失路,归梦山千重。

○平仄仄仄,仄○○○仄。
闻君有负郭,二顷收横纵。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卷野毕秋获,殷牀闻夜舂。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乐哉何所忧,社酒粥面醲。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宦游岂不好,毋令到千锺。

“过淮风气清”全诗注音

guò huái fēng qì qīng , yī xǐ chén āi róng 。

过淮风气清,一洗尘埃容。

shuǐ mù jiàn yōu mào , gū pú zá yóu lóng 。

水木渐幽茂,菰蒲杂游龙。

kě lián yè hé huā , qīng zhī sàn hóng róng 。

可怜夜合花,青枝散红茸。

měi rén yóu bù guī , yī xiào shuí dāng gòng 。

美人游不归,一笑谁当供。

gù yuán zài hé chù , yǐ yǎn shǒu zhǒng sōng 。

故园在何处,已偃手种松。

wǒ xíng hū shī lù , guī mèng shān qiān chóng 。

我行忽失路,归梦山千重。

wén jūn yǒu fù guō , èr qǐng shōu héng zòng 。

闻君有负郭,二顷收横纵。

juàn yě bì qiū huò , yīn chuáng wén yè chōng 。

卷野毕秋获,殷牀闻夜舂。

lè zāi hé suǒ yōu , shè jiǔ zhōu miàn nóng 。

乐哉何所忧,社酒粥面醲。

huàn yóu qǐ bù hǎo , wú lìng dào qiān zhōng 。

宦游岂不好,毋令到千锺。

“过淮风气清”全诗翻译

译文:
淮河以南的风气清新,一洗尘埃之容。水草逐渐葱茏茂盛,菰蒲与游龙交织在一起。可怜夜晚闭合的花朵,青枝上散发红色的芬芳。美人游走未归,她的一笑足以成为谁的荣宠。故园在何方,已然停下手中的松种。我行走间突然迷失了方向,回归梦境里的山峦千重叠。听说你背负着郭家的重托,收获着两顷田地的纵横谋略。在乡野之间,秋天将作物收割殆尽,闻到夜晚里搗米的声音。欢乐啊,何事能令你忧愁,有社酒、粥面和醲酒美酬。出仕游宦也未尝不是好事,只是别让醉倒在千钟之前。

“过淮风气清”总结赏析

《过高邮寄孙君孚》是苏轼的一首诗,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写了苏轼在高邮游玩时的一系列景物和心情,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孙君孚的思念之情。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精致的描写展示了苏轼的诗意情感。
首先,诗人描绘了淮河畔的清风和洗净尘埃的景象,这个清新的气息预示着诗人的心情也在净化和清新之中。接着,他描述了水木逐渐繁茂,菰蒲在水中随风飘荡,好像游动的龙一样,这里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宽广。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写到了美人的离去,以及自己对她的思念。他以夜合花的青枝散红茸来比喻美人的离去,强化了别离之情。然而,尽管有离愁,诗人依然以一种淡然的心境表现出对美人的祝愿,希望她能够幸福。此时,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也逐渐显现,他用“已偃手种松”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
诗的结尾,苏轼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迷失,以及对友人孙君孚的赞颂。他描述了孙君孚的收获和喜悦,以及自己对宴会和美酒的向往,暗示了友情和欢聚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同时也传达了对友情和故园的思念之情。

“过淮风气清”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过淮风气清”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