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捐筋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谁能捐筋力”出自哪首诗?

答案:谁能捐筋力”出自: 宋代 苏轼 《东坡八首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uí néng juān jīn lì ,诗句平仄: 平平平平仄

问题2:“谁能捐筋力”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谁能捐筋力”的上一句是: 颓垣满蓬蒿 , 诗句拼音为: tuí yuán mǎn péng hāo ,诗句平仄: 平平平平仄

问题3:“谁能捐筋力”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谁能捐筋力”的下一句是: 岁晚不偿劳 , 诗句拼音为: suì wǎn bù cháng láo ,诗句平仄:仄仄仄○○

“谁能捐筋力”全诗

东坡八首 其一 (dōng pō bā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fèi lěi wú rén gù , tuí yuán mǎn péng hāo 。
shuí néng juān jīn lì , suì wǎn bù cháng láo 。
dú yǒu gū lǚ rén , tiān qióng wú suǒ táo 。
duān lái shí wǎ lì , suì hàn tǔ bù gāo 。
qí qū cǎo jí zhōng , yù guā yī cùn máo 。
kuì rán shì lěi tàn , wǒ lǐn hé shí gāo 。

“谁能捐筋力”繁体原文

東坡八首 其一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誰能捐筋力,歲晚不償勞。
獨有孤旅人,天窮無所逃。
端來拾瓦礫,歲旱土不膏。
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釋耒歎,我廩何時高。

“谁能捐筋力”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谁能捐筋力”全诗注音

fèi lěi wú rén gù , tuí yuán mǎn péng hāo 。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shuí néng juān jīn lì , suì wǎn bù cháng láo 。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dú yǒu gū lǚ rén , tiān qióng wú suǒ táo 。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duān lái shí wǎ lì , suì hàn tǔ bù gāo 。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qí qū cǎo jí zhōng , yù guā yī cùn máo 。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kuì rán shì lěi tàn , wǒ lǐn hé shí gāo 。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谁能捐筋力”全诗翻译

译文:
废弃的城垒无人走动,倒塌的墙垣上长满了杂草。
有谁愿意奉献自己的力气,虽然年岁渐长却并未得到回报。
只有孤独的旅人,天穷时也无处可逃避。
拿来捡拾破瓦碎石,即使年年旱灾土地也得不到滋润。
在崎岖不平的荆棘丛中,欲图刮掉一根毛都难。
叹息着放下耕耘的锄头,我粮仓何时能装满粮食。
 

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
耒:一种直向安柄的农具,形状像叉子。
廪:粮仓;仓库。

总结:
这古文表达了作者对废弃城垒和倒塌墙垣的无人关注感到惋惜,呼吁有人愿意付出力气,不计较年岁和回报,但身边却只有自己一人无处可避。虽然旱灾严重,土地不肥沃,艰难的环境下,连刮一寸毛都是困难的。作者也表达了耕田的困难。 


“谁能捐筋力”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东坡八首 其一》。诗人以废垒颓垣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沉痛,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逆境的感慨和无奈。
首节描写了废弃的城垣,草木丛生,无人问津,反映出岁月的荏苒和无情。接着,诗人谈到了年老体衰,年华不再,形势逆境,自身的无能为力,生活的困顿。然后,诗人以“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表现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助,无论天地如何,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
接下来的几节,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贫困和荒凉的环境中,勤劳地捡拾瓦砾,却依然一事无成,年复一年。最后两节表达了诗人的沮丧和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生活的不满和渴望。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种田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深切体验。 


背景:
在公元1079年,苏轼卷入了“乌台诗案”,几乎面临着生命之危。经过100多天的囚禁后,他被贬谪到了黄州,成为一名官位低微、职务不涉及实务的小官。在黄州,每月的俸禄仅有四千五百钱,无其他收入,维持生计成为极为困难的挑战。

在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时,他的老友马正卿前来探望。马正卿目睹了苏轼生活的艰难,感到十分心酸。幸运的是,当地太守徐君猷与他有着同窗之谊。徐君猷得知苏轼的困境后,于是将临桌亭下过去驻兵的数十亩荒地拨给苏轼,让他可以开垦耕种,从而解决生计问题。这块荒地位于黄州以东的坡岗上,因此得名为东坡。


“谁能捐筋力”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谁能捐筋力”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