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孔北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堂堂孔北海”出自哪首诗?

答案:堂堂孔北海”出自: 宋代 苏轼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táng táng kǒng běi hǎi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2:“堂堂孔北海”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堂堂孔北海”的上一句是: 忽复歌缁衣 , 诗句拼音为: hū fù gē zī yī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3:“堂堂孔北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堂堂孔北海”的下一句是: 直气凛羣儿 , 诗句拼音为: zhí qì lǐn qún ér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堂堂孔北海”全诗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hé kǒng láng zhōng jīng lín mǎ shàng jiàn jì)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羣儿。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qiū hé bù mǎn yǎn , sù mài zhǒng yì xī 。
yǒng kuì cǐ bāng rén , máng cì zài fū jī 。
píng shēng wǔ qiān juàn , yī zì bù jiù jī 。
fāng jiāng yuàn wú rú , hū fù gē zī yī 。
táng táng kǒng běi hǎi , zhí qì lǐn qún ér 。
zhū lún wèi jí jiāo , qīng fēng yǐ xiān chí 。
hé yǐ lèi jūn zǐ , shí wàn pín yǔ léi 。
tāo tāo mǎn sì fāng , wǒ xíng jìng ān zhī 。
hé shí jiàn guān lù , chūn shān wén zǐ guī 。

“堂堂孔北海”繁体原文

和孔郎中荆林馬上見寄

秋禾不滿眼,宿麥種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膚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
方將怨無襦,忽復歌緇衣。
堂堂孔北海,直氣凜羣兒。
朱輪未及郊,清風已先馳。
何以累君子,十萬貧與羸。
滔滔滿四方,我行竟安之。
何時劍關路,春山聞子規。

“堂堂孔北海”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羣儿。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堂堂孔北海”全诗注音

qiū hé bù mǎn yǎn , sù mài zhǒng yì xī 。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yǒng kuì cǐ bāng rén , máng cì zài fū jī 。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píng shēng wǔ qiān juàn , yī zì bù jiù jī 。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fāng jiāng yuàn wú rú , hū fù gē zī yī 。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táng táng kǒng běi hǎi , zhí qì lǐn qún ér 。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羣儿。

zhū lún wèi jí jiāo , qīng fēng yǐ xiān chí 。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hé yǐ lèi jūn zǐ , shí wàn pín yǔ léi 。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tāo tāo mǎn sì fāng , wǒ xíng jìng ān zhī 。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hé shí jiàn guān lù , chūn shān wén zǐ guī 。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堂堂孔北海”全诗翻译

译文:
秋天的禾苗不够茂盛,宿麦的种子也十分稀疏。我永远感到惭愧,这个国家的人们,好像芒刺扎在了我的皮肤里一样。

我一生读过五千卷书,可连一个字也不能填饱饥肠。虽然曾因怨恨而身无温暖衣襦,但现在突然又能高声歌颂着朴素的黑衣。

堂堂孔子的思想在北海传扬,其威严之气直冲云霄,震慑众人。红色的车轮还没到达城郊,清风却已先驰而至。

我不明白如何才能拯救贫穷的士人,让十万穷苦和衰弱的人们得以脱离困境。面对滔滔江水、遍及四方的困难,我终究选择了安之。

我不知道何时才能重归剑关之路,当春山传来黄鹂的鸣啭时,也许会有答案呈现。

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疾苦的感受以及对贫穷和困境的忧虑。虽然他自称读过众多书籍,却无法解决社会问题,而眼前的困难和环境选择了“安之”,暂时回避了解决之道。文中也流露出对未来希望的期盼,希望能在春山听到“子规”的鸣唱,或许预示着新的曙光。

“堂堂孔北海”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苏轼的《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以对国家现状和个人境遇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对时世和人生的感慨。诗人以宿麦不凑眼、永愧此邦人、一字不救饥等意象,显现了国家困顿、人民贫困的现实。然而,他并未沉湎于怨尤,而是在忧国忧民之余,强调自己坚持学问、不愧于心志,表现了儒者的豁达与仁爱。
标签:
写景,抒情,咏怀

“堂堂孔北海”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堂堂孔北海”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