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归鸿不记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目送归鸿不记年”出自哪首诗?

答案:目送归鸿不记年”出自: 宋代 虞俦 《和林子长送芡实诗韵 其四》,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mù sòng guī hóng bù jì niá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目送归鸿不记年”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目送归鸿不记年”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目送归鸿不记年”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目送归鸿不记年”的下一句是: 书来系帛正茫然 , 诗句拼音为: shū lái xì bó zhèng máng rán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目送归鸿不记年”全诗

和林子长送芡实诗韵 其四 (hé lín zǐ cháng sòng qiàn shí shī yùn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虞俦

目送归鸿不记年,书来系帛正茫然。
也知函首初无罪,应为怀珠供四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mù sòng guī hóng bù jì nián , shū lái xì bó zhèng máng rán 。
yě zhī hán shǒu chū wú zuì , yìng wèi huái zhū gòng sì yán 。

“目送归鸿不记年”繁体原文

和林子長送芡實詩韻 其四

目送歸鴻不記年,書來繫帛正茫然。
也知函首初無罪,應爲懷珠供四筵。

“目送归鸿不记年”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目送归鸿不记年,书来系帛正茫然。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也知函首初无罪,应为怀珠供四筵。

“目送归鸿不记年”全诗注音

mù sòng guī hóng bù jì nián , shū lái xì bó zhèng máng rán 。

目送归鸿不记年,书来系帛正茫然。

yě zhī hán shǒu chū wú zuì , yìng wèi huái zhū gòng sì yán 。

也知函首初无罪,应为怀珠供四筵。

“目送归鸿不记年”全诗翻译

译文:

目送归鸿不记年,
我目送归鸿归巢,不计算已过多少岁月,
书来系帛正茫然。
当收到你写来的信,发现封套上的名字已模糊不清。
也知函首初无罪,
我明白信中开头写的无罪无辜,
应为怀珠供四筵。
应该因为怀着珍珠之宝,而被邀请参加四次盛宴。

总结:

诗人表达了目送归鸿、收到信函等情景,以及信中自己被怀疑无罪的情节。因为怀有珍贵之物,受邀参加盛宴。整首诗传递了深沉的情感和内涵。

“目送归鸿不记年”诗句作者虞俦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历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目送归鸿不记年”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