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爲千里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终爲千里别”出自哪首诗?

答案:终爲千里别”出自: 唐代 顾况 《望初月简于吏部》,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jué liáo zhōng qiū yè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

问题2:“终爲千里别”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终爲千里别”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终爲千里别”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终爲千里别”的下一句是: 坐见如钩月 , 诗句拼音为: zuò jiàn rú gōu yuè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终爲千里别”全诗

望初月简于吏部 (wàng chū yuè jiǎn yú lì bù)

朝代:唐    作者: 顾况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jué liáo zhōng qiū yè , zuò jiàn rú gōu yuè 。
shǐ cóng xī nán shēng , yòu yù xī nán méi 。
quán yí hé shàng yǐng , zàn tòu lín jiān quē 。
zòng dài sān wǔ shí , zhōng wèi qiān lǐ bié 。

“终爲千里别”繁体原文

望初月簡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見如鉤月。
始從西南升,又欲西南沒。
全移河上影,暫透林間缺。
縱待三五時,終爲千里別。

“终爲千里别”韵律对照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终爲千里别”全诗注音

jué liáo zhōng qiū yè , zuò jiàn rú gōu yuè 。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shǐ cóng xī nán shēng , yòu yù xī nán méi 。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quán yí hé shàng yǐng , zàn tòu lín jiān quē 。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zòng dài sān wǔ shí , zhōng wèi qiān lǐ bié 。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终爲千里别”全诗翻译

译文:
寥寥无几的中秋夜,我坐在那儿,看见天空中挂着弯弯的月亮,像一钩钩的钩子。起初,它从西南方升起,然后又似乎要向西南方沉没。整个月亮的倒影都移动到了河上,偶尔透过树林间的空隙露出一些缺口。尽管我静静等待了三五个时辰,但最终还是与千里之外的人别离。




总结:

诗人在寂静的中秋夜中,观赏着天空中的月亮。月亮像一钩钩的形状,开始从西南方升起,然后又逐渐落向西南方。月亮的倒影在河上移动,偶尔透过树林的间隙露出一些缺口。诗人虽然等待了很久,但最终还是与远方的人分离。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终爲千里别”总结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以观赏月亮为主题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变化的细腻感受和对离别的感情之情感。
首句“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写出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月光清冷,诗人静坐观赏。诗人以“如钩月”来形容月亮,给人以如钩如索的形象,增加了月亮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第二句“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表达了月亮升起和落下的过程,西南方向的运行路线。这里月亮被赋予了一种有生命的动态感,似乎在诉说着它的轨迹。
第三句“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通过“河上影”和“林间缺”两个意象,强调了月亮的光影效果,月光在水面和树林之间映射,营造出幽静的意境,也突出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敏感。
最后一句“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虽然月亮只在天空停留了短短的时间,但诗人感觉仿佛等待了很久,最终还是要别离,这里的月亮也成为了离别的象征。

“终爲千里别”诗句作者顾况介绍: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於歌诗,性好诙谐。尝爲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爲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参军。後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於歌诗,性好诙谐,尝爲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爲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参军,後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更多...

“终爲千里别”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