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妃端协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二妃端协帝”出自哪首诗?

答案:二妃端协帝”出自: 宋代 陈师道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èr fēi duān xié dì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

问题2:“二妃端协帝”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二妃端协帝”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二妃端协帝”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二妃端协帝”的下一句是: 三后共兴周 , 诗句拼音为: sān hòu gòng xīng zhōu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二妃端协帝”全诗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qīn shèng xiàn sù huáng hòu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陈师道

二妃端协帝,三后共兴周。
决策天同力,收功语不流。
权宜从杀礼,末命尚深忧。
鬰鬰佳城闭,终天配寿丘。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èr fēi duān xié dì , sān hòu gòng xīng zhōu 。
jué cè tiān tóng lì , shōu gōng yǔ bù liú 。
quán yí cóng shā lǐ , mò mìng shàng shēn yōu 。
yù yù jiā chéng bì , zhōng tiān pèi shòu qiū 。

“二妃端协帝”繁体原文

欽聖憲肅皇后挽詞二首 其一

二妃端協帝,三后共興周。
决策天同力,收功語不流。
權宜從殺禮,末命尚深憂。
鬰鬰佳城閉,終天配壽丘。

“二妃端协帝”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妃端协帝,三后共兴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决策天同力,收功语不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权宜从杀礼,末命尚深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鬰鬰佳城闭,终天配寿丘。

“二妃端协帝”全诗注音

èr fēi duān xié dì , sān hòu gòng xīng zhōu 。

二妃端协帝,三后共兴周。

jué cè tiān tóng lì , shōu gōng yǔ bù liú 。

决策天同力,收功语不流。

quán yí cóng shā lǐ , mò mìng shàng shēn yōu 。

权宜从杀礼,末命尚深忧。

yù yù jiā chéng bì , zhōng tiān pèi shòu qiū 。

鬰鬰佳城闭,终天配寿丘。

“二妃端协帝”全诗翻译

译文:
二妃共同辅佐皇帝,三后共同兴起周朝。决策合乎天命之力,收复功业不被忘记。权宜之计从而斩礼,末代君主依然深感忧虑。高高的城墙紧闭,最终与天命相配的寿丘合二为一。
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二妃和三后共同辅佐帝王,处理政务决策符合天命,收复功业并不被遗忘。然而,末代君主依然深感忧虑,通过权宜之计斩断礼仪。整篇文章略带忧郁之感,但也呈现出一种尊崇天命的态度。

“二妃端协帝”总结赏析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是陈师道的一首古诗,赞颂了两位妃嫔的美德和对国家的贡献。这首诗可以标签为 "抒情" 和 "颂扬美德"。
赏析:
此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两位妃嫔的敬仰和对她们的美德的颂扬。首句 "二妃端协帝,三后共兴周" 表示两位妃嫔与皇帝协力共同治理国家,共同扶持周朝的兴盛。这一句话中的 "端协" 和 "共兴" 强调了她们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的句子 "决策天同力,收功语不流" 描述了她们的决策智慧和才能,她们的工作并不是被轻易传颂的。"权宜从杀礼,末命尚深忧" 表示她们在政治上需要做出艰难的决策,甚至可能需要执行刑罚,这让她们深感忧虑,显示了她们的慎重和担当。
最后两句 "鬰鬰佳城闭,终天配寿丘" 则表达了她们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国家宛如一座美好的城池守护在其中,最终会享受到应有的尊荣和寿命的长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讴歌了这两位妃嫔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的忠诚,具有浓郁的抒情情感。

“二妃端协帝”诗句作者陈师道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後山居士,学者称後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托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後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後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後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後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後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後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後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後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後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後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後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後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後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後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於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後。更多...

“二妃端协帝”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