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圣方平戎歌 > 和气感天天地宁

“和气感天天地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和气感天天地宁”出自哪首诗?

答案:和气感天天地宁”出自: 宋代 田锡 《圣方平戎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hé qì gǎn tiān tiān dì níng ,诗句平仄:

问题2:“和气感天天地宁”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和气感天天地宁”的上一句是: 君臣道合何如是 , 诗句拼音为: jūn chén dào hé hé rú shì ,诗句平仄:

问题3:“和气感天天地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和气感天天地宁”的下一句是: 日融瑞景笼八紘 , 诗句拼音为: rì róng ruì jǐng lóng bā hóng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和气感天天地宁”全诗

圣方平戎歌 (shèng fāng píng róng gē)

朝代:宋    作者: 田锡

玉关秋早霜飞速,代马新羁逞南牧。
胡人背信闚汉边,刻箭为书召戎族。
渔阳烽火照甘泉,疆吏飞牋至御前。
睿谋英武何神速,銮舆自欲平三边。
百万羽林随驾出,杀气皇威先破敌。
贼臣丧阵遽奔逃,漳水波清因驻跸。
宫锦战袍花鬭新,绣鞯珠络金麒麟。
天顔威武不可犯,垂鞭按辔视羣臣。
金吾队仗如鳞萃,环卫旌旗径千里。
汉皇曾上单于台,壮心磊落侔风雷。
比量英武不足数,圣文神武双全才。
势可驱山塞沧海,紫气逶迤龙凤盖。
金花簇歛若星罗,宝细乘舆翼云旆。
涂山禹帝戮防风,涿鹿蚩尤死战锋。
锋鋩俱染玄黄血,争如不陈而成功。
示暇皇欢有余意,御笔题诗饶绮思。
翰林承旨先受宣,西掖词臣及近侍。
诏命交酬继和来,君臣道合何如是。
和气感天天地宁,日融瑞景笼八紘。
风生旗旆翻龙凤,霜严鼓角喧雷霆。
海神来受军门职,太上祷兵尊帝德。
牢笼万国顿天纲,天纲恢恢恩信广。
胡儿溃散何比之,大明升空逃魍魉。
漳川地阔霜草平,合闱会猎布天兵。
六师雄勇一百万,六班侍卫交纵横。
铁衣间耀金锁甲,鼓旗杂错枪刀鸣。
霓旌似系单于颈,猎骑如破匈奴营。
鵰鹗狰狞搦狐兔,花骢跃龙骄在御。
弓圆明月金镞飞,妖狐中镞骇天机。
兵师会合如波注,山呼万岁震边陲。
东海为樽盛美酒,斟酌酒浆掺北斗。
鸾刀割肉若邱陵,军声汹如狮子吼。
三公拜舞百辟随,鸣珂飞鞚星离离。
云舒二十有四纛,传宣罢猎整鱼丽。
胜气威声压千古,堪笑骊山称讲武。
直馆微臣乐扈随,太平盛事今亲睹。
会看金泥封禅仪,拜章别献新歌诗。
歌诗何以容易进,为受文明天子知。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yù guān qiū zǎo shuāng fēi sù , dài mǎ xīn jī chěng nán mù 。
hú rén bèi xìn kuī hàn biān , kè jiàn wèi shū zhào róng zú 。
yú yáng fēng huǒ zhào gān quán , jiāng lì fēi jiān zhì yù qián 。
ruì móu yīng wǔ hé shén sù , luán yú zì yù píng sān biān 。
bǎi wàn yǔ lín suí jià chū , shā qì huáng wēi xiān pò dí 。
zéi chén sàng zhèn jù bēn táo , zhāng shuǐ bō qīng yīn zhù bì 。
gōng jǐn zhàn páo huā dòu xīn , xiù jiān zhū luò jīn qí lín 。
tiān yán wēi wǔ bù kě fàn , chuí biān àn pèi shì qún chén 。
jīn wú duì zhàng rú lín cuì , huán wèi jīng qí jìng qiān lǐ 。
hàn huáng céng shàng chán yú tái , zhuàng xīn lěi luò móu fēng léi 。
bǐ liáng yīng wǔ bù zú shù , shèng wén shén wǔ shuāng quán cái 。
shì kě qū shān sāi cāng hǎi , zǐ qì wēi yí lóng fèng gài 。
jīn huā cù liǎn ruò xīng luó , bǎo xì chéng yú yì yún pèi 。
tú shān yǔ dì lù fáng fēng , zhuō lù chī yóu sǐ zhàn fēng 。
fēng máng jù rǎn xuán huáng xuè , zhēng rú bù chén ér chéng gōng 。
shì xiá huáng huān yǒu yú yì , yù bǐ tí shī ráo qǐ sī 。
hàn lín chéng zhǐ xiān shòu xuān , xī yè cí chén jí jìn shì 。
zhào mìng jiāo chóu jì hé lái , jūn chén dào hé hé rú shì 。
hé qì gǎn tiān tiān dì níng , rì róng ruì jǐng lóng bā hóng 。
fēng shēng qí pèi fān lóng fèng , shuāng yán gǔ jiǎo xuān léi tíng 。
hǎi shén lái shòu jūn mén zhí , tài shàng dǎo bīng zūn dì dé 。
láo lóng wàn guó dùn tiān gāng , tiān gāng huī huī ēn xìn guǎng 。
hú ér kuì sàn hé bǐ zhī , dà míng shēng kōng táo wǎng liǎng 。
zhāng chuān dì kuò shuāng cǎo píng , hé wéi huì liè bù tiān bīng 。
liù shī xióng yǒng yī bǎi wàn , liù bān shì wèi jiāo zòng héng 。
tiě yī jiān yào jīn suǒ jiǎ , gǔ qí zá cuò qiāng dāo míng 。
ní jīng sì xì chán yú jǐng , liè qí rú pò xiōng nú yíng 。
diāo è zhēng níng nuò hú tù , huā cōng yuè lóng jiāo zài yù 。
gōng yuán míng yuè jīn zú fēi , yāo hú zhōng zú hài tiān jī 。
bīng shī huì hé rú bō zhù , shān hū wàn suì zhèn biān chuí 。
dōng hǎi wèi zūn shèng měi jiǔ , zhēn zhuó jiǔ jiāng chān běi dòu 。
luán dāo gē ròu ruò qiū líng , jūn shēng xiōng rú shī zǐ hǒu 。
sān gōng bài wǔ bǎi pì suí , míng kē fēi kòng xīng lí lí 。
yún shū èr shí yǒu sì dào , chuán xuān bà liè zhěng yú lì 。
shèng qì wēi shēng yā qiān gǔ , kān xiào lí shān chēng jiǎng wǔ 。
zhí guǎn wēi chén lè hù suí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jīn qīn dǔ 。
huì kàn jīn ní fēng chán yí , bài zhāng bié xiàn xīn gē shī 。
gē shī hé yǐ róng yì jìn , wèi shòu wén míng tiān zǐ zhī 。

“和气感天天地宁”繁体原文

聖方平戎歌

玉關秋早霜飛速,代馬新羈逞南牧。
胡人背信闚漢邊,刻箭爲書召戎族。
漁陽烽火照甘泉,疆吏飛牋至御前。
睿謀英武何神速,鑾輿自欲平三邊。
百萬羽林隨駕出,殺氣皇威先破敵。
賊臣喪陣遽奔逃,漳水波清因駐蹕。
宮錦戰袍花鬭新,繡韉珠絡金麒麟。
天顔威武不可犯,垂鞭按轡視羣臣。
金吾隊仗如鱗萃,環衛旌旗徑千里。
漢皇曾上單于臺,壯心磊落侔風雷。
比量英武不足數,聖文神武雙全才。
勢可驅山塞滄海,紫氣逶迤龍鳳蓋。
金花簇歛若星羅,寶細乘輿翼雲旆。
塗山禹帝戮防風,涿鹿蚩尤死戰鋒。
鋒鋩俱染玄黄血,爭如不陳而成功。
示暇皇歡有餘意,御筆題詩饒綺思。
翰林承旨先受宣,西掖詞臣及近侍。
詔命交酬繼和來,君臣道合何如是。
和氣感天天地寧,日融瑞景籠八紘。
風生旗旆翻龍鳳,霜嚴鼓角喧雷霆。
海神來受軍門職,太上禱兵尊帝德。
牢籠萬國頓天綱,天綱恢恢恩信廣。
胡兒潰散何比之,大明升空逃魍魎。
漳川地闊霜草平,合闈會獵布天兵。
六師雄勇一百萬,六班侍衛交縱橫。
鐵衣間耀金鎖甲,鼓旗雜錯槍刀鳴。
霓旌似係單于頸,獵騎如破匈奴營。
鵰鶚猙獰搦狐兔,花驄躍龍驕在御。
弓圓明月金鏃飛,妖狐中鏃駭天機。
兵師會合如波注,山呼萬歲震邊陲。
東海爲樽盛美酒,斟酌酒漿摻北斗。
鸞刀割肉若邱陵,軍聲洶如獅子吼。
三公拜舞百辟隨,鳴珂飛鞚星離離。
雲舒二十有四纛,傳宣罷獵整魚麗。
勝氣威聲壓千古,堪笑驪山稱講武。
直館微臣樂扈隨,太平盛事今親睹。
會看金泥封禪儀,拜章別獻新歌詩。
歌詩何以容易進,爲受文明天子知。

“和气感天天地宁”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玉关秋早霜飞速,代马新羁逞南牧。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胡人背信闚汉边,刻箭为书召戎族。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渔阳烽火照甘泉,疆吏飞牋至御前。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睿谋英武何神速,銮舆自欲平三边。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百万羽林随驾出,杀气皇威先破敌。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贼臣丧阵遽奔逃,漳水波清因驻跸。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宫锦战袍花鬭新,绣鞯珠络金麒麟。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顔威武不可犯,垂鞭按辔视羣臣。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金吾队仗如鳞萃,环卫旌旗径千里。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汉皇曾上单于台,壮心磊落侔风雷。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比量英武不足数,圣文神武双全才。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势可驱山塞沧海,紫气逶迤龙凤盖。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金花簇歛若星罗,宝细乘舆翼云旆。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涂山禹帝戮防风,涿鹿蚩尤死战锋。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锋鋩俱染玄黄血,争如不陈而成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示暇皇欢有余意,御笔题诗饶绮思。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翰林承旨先受宣,西掖词臣及近侍。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诏命交酬继和来,君臣道合何如是。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和气感天天地宁,日融瑞景笼八紘。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风生旗旆翻龙凤,霜严鼓角喧雷霆。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海神来受军门职,太上祷兵尊帝德。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牢笼万国顿天纲,天纲恢恢恩信广。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胡儿溃散何比之,大明升空逃魍魉。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漳川地阔霜草平,合闱会猎布天兵。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六师雄勇一百万,六班侍卫交纵横。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铁衣间耀金锁甲,鼓旗杂错枪刀鸣。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霓旌似系单于颈,猎骑如破匈奴营。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鵰鹗狰狞搦狐兔,花骢跃龙骄在御。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弓圆明月金镞飞,妖狐中镞骇天机。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兵师会合如波注,山呼万岁震边陲。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东海为樽盛美酒,斟酌酒浆掺北斗。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鸾刀割肉若邱陵,军声汹如狮子吼。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三公拜舞百辟随,鸣珂飞鞚星离离。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云舒二十有四纛,传宣罢猎整鱼丽。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胜气威声压千古,堪笑骊山称讲武。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直馆微臣乐扈随,太平盛事今亲睹。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会看金泥封禅仪,拜章别献新歌诗。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歌诗何以容易进,为受文明天子知。

“和气感天天地宁”全诗注音

yù guān qiū zǎo shuāng fēi sù , dài mǎ xīn jī chěng nán mù 。

玉关秋早霜飞速,代马新羁逞南牧。

hú rén bèi xìn kuī hàn biān , kè jiàn wèi shū zhào róng zú 。

胡人背信闚汉边,刻箭为书召戎族。

yú yáng fēng huǒ zhào gān quán , jiāng lì fēi jiān zhì yù qián 。

渔阳烽火照甘泉,疆吏飞牋至御前。

ruì móu yīng wǔ hé shén sù , luán yú zì yù píng sān biān 。

睿谋英武何神速,銮舆自欲平三边。

bǎi wàn yǔ lín suí jià chū , shā qì huáng wēi xiān pò dí 。

百万羽林随驾出,杀气皇威先破敌。

zéi chén sàng zhèn jù bēn táo , zhāng shuǐ bō qīng yīn zhù bì 。

贼臣丧阵遽奔逃,漳水波清因驻跸。

gōng jǐn zhàn páo huā dòu xīn , xiù jiān zhū luò jīn qí lín 。

宫锦战袍花鬭新,绣鞯珠络金麒麟。

tiān yán wēi wǔ bù kě fàn , chuí biān àn pèi shì qún chén 。

天顔威武不可犯,垂鞭按辔视羣臣。

jīn wú duì zhàng rú lín cuì , huán wèi jīng qí jìng qiān lǐ 。

金吾队仗如鳞萃,环卫旌旗径千里。

hàn huáng céng shàng chán yú tái , zhuàng xīn lěi luò móu fēng léi 。

汉皇曾上单于台,壮心磊落侔风雷。

bǐ liáng yīng wǔ bù zú shù , shèng wén shén wǔ shuāng quán cái 。

比量英武不足数,圣文神武双全才。

shì kě qū shān sāi cāng hǎi , zǐ qì wēi yí lóng fèng gài 。

势可驱山塞沧海,紫气逶迤龙凤盖。

jīn huā cù liǎn ruò xīng luó , bǎo xì chéng yú yì yún pèi 。

金花簇歛若星罗,宝细乘舆翼云旆。

tú shān yǔ dì lù fáng fēng , zhuō lù chī yóu sǐ zhàn fēng 。

涂山禹帝戮防风,涿鹿蚩尤死战锋。

fēng máng jù rǎn xuán huáng xuè , zhēng rú bù chén ér chéng gōng 。

锋鋩俱染玄黄血,争如不陈而成功。

shì xiá huáng huān yǒu yú yì , yù bǐ tí shī ráo qǐ sī 。

示暇皇欢有余意,御笔题诗饶绮思。

hàn lín chéng zhǐ xiān shòu xuān , xī yè cí chén jí jìn shì 。

翰林承旨先受宣,西掖词臣及近侍。

zhào mìng jiāo chóu jì hé lái , jūn chén dào hé hé rú shì 。

诏命交酬继和来,君臣道合何如是。

hé qì gǎn tiān tiān dì níng , rì róng ruì jǐng lóng bā hóng 。

和气感天天地宁,日融瑞景笼八紘。

fēng shēng qí pèi fān lóng fèng , shuāng yán gǔ jiǎo xuān léi tíng 。

风生旗旆翻龙凤,霜严鼓角喧雷霆。

hǎi shén lái shòu jūn mén zhí , tài shàng dǎo bīng zūn dì dé 。

海神来受军门职,太上祷兵尊帝德。

láo lóng wàn guó dùn tiān gāng , tiān gāng huī huī ēn xìn guǎng 。

牢笼万国顿天纲,天纲恢恢恩信广。

hú ér kuì sàn hé bǐ zhī , dà míng shēng kōng táo wǎng liǎng 。

胡儿溃散何比之,大明升空逃魍魉。

zhāng chuān dì kuò shuāng cǎo píng , hé wéi huì liè bù tiān bīng 。

漳川地阔霜草平,合闱会猎布天兵。

liù shī xióng yǒng yī bǎi wàn , liù bān shì wèi jiāo zòng héng 。

六师雄勇一百万,六班侍卫交纵横。

tiě yī jiān yào jīn suǒ jiǎ , gǔ qí zá cuò qiāng dāo míng 。

铁衣间耀金锁甲,鼓旗杂错枪刀鸣。

ní jīng sì xì chán yú jǐng , liè qí rú pò xiōng nú yíng 。

霓旌似系单于颈,猎骑如破匈奴营。

diāo è zhēng níng nuò hú tù , huā cōng yuè lóng jiāo zài yù 。

鵰鹗狰狞搦狐兔,花骢跃龙骄在御。

gōng yuán míng yuè jīn zú fēi , yāo hú zhōng zú hài tiān jī 。

弓圆明月金镞飞,妖狐中镞骇天机。

bīng shī huì hé rú bō zhù , shān hū wàn suì zhèn biān chuí 。

兵师会合如波注,山呼万岁震边陲。

dōng hǎi wèi zūn shèng měi jiǔ , zhēn zhuó jiǔ jiāng chān běi dòu 。

东海为樽盛美酒,斟酌酒浆掺北斗。

luán dāo gē ròu ruò qiū líng , jūn shēng xiōng rú shī zǐ hǒu 。

鸾刀割肉若邱陵,军声汹如狮子吼。

sān gōng bài wǔ bǎi pì suí , míng kē fēi kòng xīng lí lí 。

三公拜舞百辟随,鸣珂飞鞚星离离。

yún shū èr shí yǒu sì dào , chuán xuān bà liè zhěng yú lì 。

云舒二十有四纛,传宣罢猎整鱼丽。

shèng qì wēi shēng yā qiān gǔ , kān xiào lí shān chēng jiǎng wǔ 。

胜气威声压千古,堪笑骊山称讲武。

zhí guǎn wēi chén lè hù suí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jīn qīn dǔ 。

直馆微臣乐扈随,太平盛事今亲睹。

huì kàn jīn ní fēng chán yí , bài zhāng bié xiàn xīn gē shī 。

会看金泥封禅仪,拜章别献新歌诗。

gē shī hé yǐ róng yì jìn , wèi shòu wén míng tiān zǐ zhī 。

歌诗何以容易进,为受文明天子知。

“和气感天天地宁”全诗翻译

译文:
玉关的秋早上,霜飞迅速,代马新羁绊地放牧南方。
胡人违背信义,犯入汉边,用刻箭为信函,召集戎族。
渔阳的烽火照亮了甘泉,边境的官吏飞驰奏牍到御前。
明智而勇武的策略,何等迅猛,皇帝自己有意平定三方。
百万精锐骑兵随着御驾出征,杀气和皇家威严先于敌人破敌。
贼臣溃败,匆忙逃窜,因为漳水波清而暂停脚步。
宫廷的锦绣战袍和花纹精美的鞍辔,金色的麒麟装饰。
天子威武不可侵犯,临驾而行,以马鞭按辔观望群臣。
金吾卫队如鳞次栉比,环卫旌旗直径千里。
汉皇曾经登上单于台,壮志豪情堪比风雷。
用英勇武力无法衡量,圣明的文治和神勇武力兼备。
力量能够驱使山脉和大海,紫气曲折而盖住龙凤。
金花簇集得像星斗一样,宝细乘着华丽的马车,展开云彩般的旗帜。
涂山禹帝斩杀了风的敌人,涿鹿蚩尤在战场上英勇战斗而死。
剑锋和矛锋一同沾染了黑黄色的血液,战斗胜利的结果并不需要多言。
趁着闲暇之余,皇帝欢喜之下,亲笔题诗流露出婉转的思绪。
翰林承旨首先接到诏命,西掖的文官和近臣也随即参与进来。
诏令与应答接踵而至,君臣之间的互动如此和谐。
和睦的氛围感染着天地安宁,美好的景象笼罩着整个天空。
风吹起旗帜,龙和凤凰在空中翻飞,严寒的霜冻与鼓号雷鸣声交织。
海神前来接受军门的职责,至高无上地祈祷兵器,尊崇帝国的德行。
国家的纲纪稳固,天纲广阔,恩信遍及四方。
胡人溃散,无可比拟,大明的声威高悬,妖魔鬼怪纷纷逃窜。
漳川地广草木平整,合闱会猎,布置着天兵。
六军勇猛,总计一百万,六班侍卫互相呼应纵横驰骋。
铁衣闪耀着金锁甲,鼓旗杂乱,枪刀鸣响。
五彩霓旌就像系在单于的颈上,猎骑就像攻破匈奴营寨。
勇士勇敢地追击狡猾的狐兔,花骢马龙跃在皇帝的身旁。
弓弦像明亮的月亮,金镞飞射,猛然击中邪恶的诡计。
军队汇聚起来,像波浪涌动,山呼万岁震撼边疆。
东海作为酒樽,装满了美酒,斟满酒浆,掺杂北斗。
鸾刀割肉就像邱陵一样,军队的威音如狮子的咆哮。
三公拜舞,百官跟随,鸣珂飞鞚星光四溢。
彩云盖着二十四面纛旗,传达宣旨,结束狩猎盛会。
胜利的气势和威声流传千古,不禁让人笑称骊山开讲武之会。
直馆微臣愉快地随从左右,太平盛世的盛事今天亲眼目睹。
欢庆仪式上,用金色泥土封禅,表达敬意,呈献新的歌诗。
歌诗之道何其容易进入,为了接受文明天子的知晓。

“和气感天天地宁”诗句作者田锡介绍: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着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爲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爲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诗,以宜秋馆刻《宋人集》丁编本爲底本,校以毛晋藏明钞本(简称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位抄本(简称张本,藏北京图书馆)、汪士钟藏抄本(简称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六卷。另从《天台续集》等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更多...

“和气感天天地宁”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