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空慨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感时空慨慷”出自哪首诗?

答案:感时空慨慷”出自: 宋代 张耒 《秋怀十首 其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ǎn shí kōng kǎi kāng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

问题2:“感时空慨慷”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感时空慨慷”的上一句是: 出处两无策 , 诗句拼音为: chū chù liǎng wú cè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

问题3:“感时空慨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感时空慨慷”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感时空慨慷”全诗

秋怀十首 其三 (qiū huái shí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夜静四听绝,蟋蟀鸣我堂。
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
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
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
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
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
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
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yè jìng sì tīng jué , xī shuài míng wǒ táng 。
zhī shí ěr suī zǎo , zé zé jìng hé shāng 。
xī fēng sù wàn mù , bǎi wù jiē cuī cáng 。
ěr qǐ bù zì dé , bēi míng sù zhōng cháng 。
hán yī yǐ zài yí , wán shàn wěi kōng chuáng 。
bīn shī jiē fù zǐ , rù chù jǐn fēng shuāng 。
ér wǒ dú hé chéng , yuǎn yóu bēi yì xiāng 。
chū chù liǎng wú cè , gǎn shí kōng kǎi kāng 。

“感时空慨慷”繁体原文

秋懷十首 其三

夜靜四聽絕,蟋蟀鳴我堂。
知時爾雖早,嘖嘖竟何傷。
西風肅萬木,百物皆摧藏。
爾豈不自得,悲鳴訴中腸。
寒衣已在椸,紈扇委空床。
豳詩嗟婦子,入處謹風霜。
而我獨何成,遠遊悲異鄉。
出處兩無策,感時空慨慷。

“感时空慨慷”韵律对照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夜静四听绝,蟋蟀鸣我堂。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

平○仄仄平,平○仄○平。
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感时空慨慷”全诗注音

yè jìng sì tīng jué , xī shuài míng wǒ táng 。

夜静四听绝,蟋蟀鸣我堂。

zhī shí ěr suī zǎo , zé zé jìng hé shāng 。

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

xī fēng sù wàn mù , bǎi wù jiē cuī cáng 。

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

ěr qǐ bù zì dé , bēi míng sù zhōng cháng 。

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

hán yī yǐ zài yí , wán shàn wěi kōng chuáng 。

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

bīn shī jiē fù zǐ , rù chù jǐn fēng shuāng 。

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

ér wǒ dú hé chéng , yuǎn yóu bēi yì xiāng 。

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

chū chù liǎng wú cè , gǎn shí kōng kǎi kāng 。

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感时空慨慷”全诗翻译

译文:
夜晚宁静,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蟋蟀在我堂中鸣唱。你明知天已经很早,却还在那里不断地叹息,到底有何伤感呢?
西风凛冽,吹拂着万木,百物都已枯萎蔽藏。难道你不明白,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悲鸣诉说的是你内心的忧愁。
寒冷的衣裳已经悬挂在床榻上,纨扇也无人执持而空置。这里引用了豳风的诗句,表达了妇女在冬日谨防风霜的态度,可是我却独自一人,又怎能安享幸福?
我离开家乡,漂泊在异乡,却无处寻求支持,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慨叹和悲凉。
总结:这篇古文表达了作者夜晚寂静的心境和对大自然变化的感慨,同时自比于古代妇女的忧愁和远离家乡的孤独寂寞。情感真挚,描写细腻。

“感时空慨慷”总结赏析

这是张耒的《秋怀十首 其三》。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和蟋蟀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感伤。下面是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秋夜的孤寂和感伤,以及诗人的思乡之情。首先,诗人在夜晚感受到四周的宁静,只有蟋蟀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这一景象增强了诗歌的幽静感。蟋蟀的鸣叫似乎在与诗人交谈,传达着某种信息。
诗中提到的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表现了秋天的景象,大自然开始进入枯萎的季节,万物凋零。这也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他感到自己也如同被季节的寒冷所摧残,感到寂寞和伤感。
诗人的内心矛盾也在诗中表现出来。他提到自己的衣物和纨扇都已准备好,似乎要外出,但又感到无法出去,因为他感受到了异乡的寂寞和不安。这种内心的矛盾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提到了豳诗中妇子的感叹,暗示了他的内心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在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时,产生了深刻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散感。

“感时空慨慷”诗句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更多...

“感时空慨慷”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