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会虎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十五年前会虎溪”出自哪首诗?

答案:十五年前会虎溪”出自: 唐代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í wǔ nián qián huì hǔ x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十五年前会虎溪”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十五年前会虎溪”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十五年前会虎溪”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十五年前会虎溪”的下一句是: 白莲斋後便来西 , 诗句拼音为: bái lián zhāi hòu biàn lái xī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五年前会虎溪”全诗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二 (jīng zhǔ gǎn huái jì sēng dá chán dì sān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齐己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後便来西。
干戈时变信虽绝,吴楚路长魂不迷。
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shí wǔ nián qián huì hǔ xī , bái lián zhāi hòu biàn lái xī 。
gān gē shí biàn xìn suī jué , wú chǔ lù cháng hún bù mí 。
huáng yè yù céng tóng wǒ wù , bì yún qíng jìn yǔ shuí xié 。
chūn cán xiāng yì jīng jiāng àn , yī zhī dù juān tóu shàng tí 。

“十五年前会虎溪”繁体原文

荆渚感懷寄僧達禪弟三首 二

十五年前會虎溪,白蓮齋後便來西。
干戈時變信雖絕,吳楚路長魂不迷。
黃葉喻曾同我悟,碧雲情近與誰攜。
春殘相憶荆江岸,一隻杜鵑頭上啼。

“十五年前会虎溪”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後便来西。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干戈时变信虽绝,吴楚路长魂不迷。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十五年前会虎溪”全诗注音

shí wǔ nián qián huì hǔ xī , bái lián zhāi hòu biàn lái xī 。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後便来西。

gān gē shí biàn xìn suī jué , wú chǔ lù cháng hún bù mí 。

干戈时变信虽绝,吴楚路长魂不迷。

huáng yè yù céng tóng wǒ wù , bì yún qíng jìn yǔ shuí xié 。

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chūn cán xiāng yì jīng jiāng àn , yī zhī dù juān tóu shàng tí 。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十五年前会虎溪”全诗翻译

译文:
十五年前我曾来到虎溪,之后便来到白莲斋。
时光荏苒,战争纷争已成往事,虽然信任已经消逝,但吴楚之间的道路依然漫长,我的灵魂不再迷失。
黄叶的寓意曾与我有相同的领悟,而碧云的情感近在眼前,我又该与谁共同携手呢?
春天快要过去,我们相互怀念着在荆江岸边度过的时光,只有一只杜鹃在头顶上啼鸣。

“十五年前会虎溪”总结赏析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二》这首诗是齐己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和友情的深切感怀。这首诗可以归类为抒情诗和友情诗。
在第一句中,诗人提到十五年前曾在虎溪相会,然后来到了白莲斋。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他依然对这段回忆感到珍贵。
接着,诗人提到了战乱的变幻和信仰的坚守。尽管时局动荡,但作者的信仰却没有改变,这显示出他坚定的品质。
第三句提到了黄叶和碧云,这些意象用来比喻诗人曾经的悟道和与某人之间的深情。这里,黄叶象征着曾经的智慧,碧云代表着深刻的情感。
最后一句,诗人描述了春天将尽时,他在荆江岸听到一只杜鹃的哭声。这个场景突出了时光的流转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十五年前会虎溪”诗句作者齐己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後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爲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後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爲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更多...

“十五年前会虎溪”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