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大孤山 >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出自哪首诗?

答案: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出自: 宋代 杨万里 《大孤山》, 诗句拼音为: dà gū nián lái nián qù jīn yì lǎo

问题2:“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的上一句是: 岂有老人会年少 , 诗句拼音为: qǐ yǒu lǎo rén huì nián shào

问题3:“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全诗

大孤山 (dà gū shān)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
小姑有夫似织女,大姑无夫如阿姮。
庐慈也曾作媒妁,执柯教与五老约。
东方一老差妙龄,匹似彭郎却老成。
大姑背面啼更道,岂有老人会年少。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xiǎo gū xiǎo nián jià péng láng , dà gū bù jià kōng zì shuāng 。
xiǎo gū yǒu fū sì zhī nǚ , dà gū wú fū rú ā héng 。
lú cí yě céng zuò méi shuò , zhí kē jiào yǔ wǔ lǎo yuē 。
dōng fāng yī lǎo chà miào líng , pǐ sì péng láng què lǎo chéng 。
dà gū bèi miàn tí gèng dào , qǐ yǒu lǎo rén huì nián shào 。
dà gū nián lái nián qù jīn yì lǎo 。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繁体原文

大孤山

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
小姑有夫似織女,大姑無夫如阿姮。
廬慈也曾作媒妁,執柯教與五老約。
東方一老差妙齡,匹似彭郎却老成。
大姑背面啼更道,豈有老人會年少。
大姑年來年去今亦老。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全诗注音

xiǎo gū xiǎo nián jià péng láng , dà gū bù jià kōng zì shuāng 。

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

xiǎo gū yǒu fū sì zhī nǚ , dà gū wú fū rú ā héng 。

小姑有夫似织女,大姑无夫如阿姮。

lú cí yě céng zuò méi shuò , zhí kē jiào yǔ wǔ lǎo yuē 。

庐慈也曾作媒妁,执柯教与五老约。

dōng fāng yī lǎo chà miào líng , pǐ sì péng láng què lǎo chéng 。

东方一老差妙龄,匹似彭郎却老成。

dà gū bèi miàn tí gèng dào , qǐ yǒu lǎo rén huì nián shào 。

大姑背面啼更道,岂有老人会年少。

dà gū nián lái nián qù jīn yì lǎo 。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全诗翻译

译文:

小姑小年嫁给了彭郎,而大姑不嫁反而孀居空房。小姑有丈夫,犹如织女和牛郎的爱情故事一样,而大姑却没有丈夫,宛如阿姮。
庐慈曾经做过媒妁之事,亲自牵线搭桥,把柯教与五老联姻。东方的一位老者曾经去见过婚姻的神秘,年龄虽然差不多,但他的智慧和老成超乎寻常,堪比彭郎。
大姑背过身来,哭泣着不停诉说,岂有老者会让年少的人明白。大姑年复一年,岁月流逝,如今也老了。
全诗主要讲述了两位姑娘的婚姻境遇,小姑幸福地嫁给了彭郎,类似织女和牛郎的爱情;而大姑则孑然一身,没有丈夫陪伴,感叹岁月的无情,感叹时光流逝,也让人感叹人生的变幻。诗中凸显了婚姻的重要性和人生的不同境遇。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诗句作者杨万里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历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秘书少监(同上书《秘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秘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乾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乾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更多...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