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忆洛阳 > 却向长安忆洛阳

“却向长安忆洛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却向长安忆洛阳”出自哪首诗?

答案:却向长安忆洛阳”出自: 宋代 寇准 《忆洛阳》,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què xiàng cháng ān yì luò yá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却向长安忆洛阳”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却向长安忆洛阳”的上一句是: 不堪花下听歌处 , 诗句拼音为: bù kān huā xià tīng gē chù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却向长安忆洛阳”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却向长安忆洛阳”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却向长安忆洛阳”全诗

忆洛阳 (yì luò yáng)

朝代:宋    作者: 寇准

金谷春来柳自黄,晓烟晴日映宫墙。
不堪花下听歌处,却向长安忆洛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jīn gǔ chūn lái liǔ zì huáng , xiǎo yān qíng rì yìng gōng qiáng 。
bù kān huā xià tīng gē chù , què xiàng cháng ān yì luò yáng 。

“却向长安忆洛阳”繁体原文

憶洛陽

金谷春來柳自黄,曉煙晴日映宮牆。
不堪花下聽歌處,却向長安憶洛陽。

“却向长安忆洛阳”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金谷春来柳自黄,晓烟晴日映宫墙。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堪花下听歌处,却向长安忆洛阳。

“却向长安忆洛阳”全诗注音

jīn gǔ chūn lái liǔ zì huáng , xiǎo yān qíng rì yìng gōng qiáng 。

金谷春来柳自黄,晓烟晴日映宫墙。

bù kān huā xià tīng gē chù , què xiàng cháng ān yì luò yáng 。

不堪花下听歌处,却向长安忆洛阳。

“却向长安忆洛阳”全诗翻译

译文:
金谷的春天来临了,柳树自然变成了黄色。清晨的烟雾在晴朗的阳光下映照在宫墙上。我无法忍受在花下听歌的地方,却又怀念起长安,想起了洛阳。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洛阳和长安两个地方的思念之情。金谷的春天使柳树变成了黄色,宫墙上晴朗的阳光照射着清晨的烟雾。诗人无法忍受在花下听歌的地方,却又想起了长安和洛阳,表达了对这两个地方的怀念之情。

“却向长安忆洛阳”诗句作者寇准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後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乾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於雷州,年六十二。後十一年,诏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谥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采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更多...

“却向长安忆洛阳”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