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隔霄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对面隔霄汉”出自哪首诗?

答案:对面隔霄汉”出自: 宋代 朱熹 《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风楼韵》,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duì miàn gé xiāo hà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

问题2:“对面隔霄汉”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对面隔霄汉”的上一句是: 安知此山云 , 诗句拼音为: ān zhī cǐ shān yú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

问题3:“对面隔霄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对面隔霄汉”的下一句是: 群阴匝寰区 , 诗句拼音为: qún yīn zā huán qū ,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对面隔霄汉”全诗

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风楼韵 (fēng xuě wèi yǐ jué cè dēng shān yòng jìng fū chūn fēng lóu yùn)

朝代:宋    作者: 朱熹

披风兰台宫,看雨百常观。
安知此山云,对面隔霄汉
群阴匝寰区,密雪渺天畔。
峨峨雪中山,心眼凄欲断。
吾人爱奇赏,遽发临河叹。
我知沍寒极,见晛今当泮。
不须疑吾言,第请视明旦。
蜡屐得鴈行,篮舆或鱼贯。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pī fēng lán tái gōng , kàn yǔ bǎi cháng guān 。
ān zhī cǐ shān yún , duì miàn gé xiāo hàn 。
qún yīn zā huán qū , mì xuě miǎo tiān pàn 。
é é xuě zhōng shān , xīn yǎn qī yù duàn 。
wú rén ài qí shǎng , jù fā lín hé tàn 。
wǒ zhī hù hán jí , jiàn xiàn jīn dāng pàn 。
bù xū yí wú yán , dì qǐng shì míng dàn 。
là jī dé yàn xíng , lán yú huò yú guàn 。

“对面隔霄汉”繁体原文

風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風樓韻

披風蘭臺宮,看雨百常觀。
安知此山雲,對面隔霄漢。
群陰匝寰區,密雪渺天畔。
峨峨雪中山,心眼悽欲斷。
吾人愛奇賞,遽發臨河嘆。
我知沍寒極,見晛今當泮。
不須疑吾言,第請視明旦。
蠟屐得鴈行,籃輿或魚貫。

“对面隔霄汉”韵律对照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披风兰台宫,看雨百常观。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安知此山云,对面隔霄汉。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群阴匝寰区,密雪渺天畔。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峨峨雪中山,心眼凄欲断。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吾人爱奇赏,遽发临河叹。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我知沍寒极,见晛今当泮。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不须疑吾言,第请视明旦。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蜡屐得鴈行,篮舆或鱼贯。

“对面隔霄汉”全诗注音

pī fēng lán tái gōng , kàn yǔ bǎi cháng guān 。

披风兰台宫,看雨百常观。

ān zhī cǐ shān yún , duì miàn gé xiāo hàn 。

安知此山云,对面隔霄汉。

qún yīn zā huán qū , mì xuě miǎo tiān pàn 。

群阴匝寰区,密雪渺天畔。

é é xuě zhōng shān , xīn yǎn qī yù duàn 。

峨峨雪中山,心眼凄欲断。

wú rén ài qí shǎng , jù fā lín hé tàn 。

吾人爱奇赏,遽发临河叹。

wǒ zhī hù hán jí , jiàn xiàn jīn dāng pàn 。

我知沍寒极,见晛今当泮。

bù xū yí wú yán , dì qǐng shì míng dàn 。

不须疑吾言,第请视明旦。

là jī dé yàn xíng , lán yú huò yú guàn 。

蜡屐得鴈行,篮舆或鱼贯。

“对面隔霄汉”全诗翻译

译文:

披风兰台宫,常常看雨百变。
谁知这山上的云雾,隔着天际相对而立。
群山围绕着宫殿,厚密的雪覆盖着天边。
高耸入云的雪山,我内心悲苦欲绝。
我们心中喜爱仰慕的美景,突然涌上心头,站在临河的岸边不禁感叹。
我知道极寒严寒,见过冰冻时分的泮池。
无需怀疑我所说的话,请务必在明天早晨前去一观。
蜡屐驾着鹅群飞行,篮舆或者是连绵不绝如鱼游行。
全诗写景描绘了一幅山水云雨的美丽画面,以及诗人对于这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预告了明天将有新的奇观出现,邀请读者一同前往领略。诗句中有着对自然景色的讴歌和对美的追求,通过描写山脉、雨雪、云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对面隔霄汉”诗句作者朱熹介绍: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於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僞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着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後集十八卷,卒後,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爲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一、十二卷。更多...

“对面隔霄汉”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