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寒旁磔迎和令”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送寒旁磔迎和令”出自哪首诗?

答案:送寒旁磔迎和令”出自: 宋代 晏殊 《奉和圣制除夜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òng hán páng zhé yíng hé lìng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2:“送寒旁磔迎和令”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送寒旁磔迎和令”的上一句是: 圣辞常与岁时新 , 诗句拼音为: shèng cí cháng yǔ suì shí xīn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3:“送寒旁磔迎和令”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送寒旁磔迎和令”的下一句是: 率土羣生仰昊旻 , 诗句拼音为: lǜ tǔ qún shēng yǎng hào mí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寒旁磔迎和令”全诗

奉和圣制除夜 其一 (fèng hé shèng zhì chú yè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晏殊

秘掖楯轩严万户,庆宵躔次会三辰。
丹闱难拿穆犹凝夕,佳气葱珑渐报春。
调历自将穹厚永,圣辞常与岁时新。
送寒旁磔迎和令,率土羣生仰昊旻。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mì yè dùn xuān yán wàn hù , qìng xiāo chán cì huì sān chén 。
dān wéi nán ná mù yóu níng xī , jiā qì cōng lóng jiàn bào chūn 。
tiáo lì zì jiāng qióng hòu yǒng , shèng cí cháng yǔ suì shí xīn 。
sòng hán páng zhé yíng hé lìng , lǜ tǔ qún shēng yǎng hào mín 。

“送寒旁磔迎和令”繁体原文

奉和聖製除夜 其一

祕掖楯軒嚴萬戶,慶宵躔次會三辰。
丹闈難拿穆猶凝夕,佳氣葱瓏漸報春。
調曆自將穹厚永,聖辭常與歲時新。
送寒旁磔迎和令,率土羣生仰昊旻。

“送寒旁磔迎和令”韵律对照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秘掖楯轩严万户,庆宵躔次会三辰。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丹闱难拿穆犹凝夕,佳气葱珑渐报春。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调历自将穹厚永,圣辞常与岁时新。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寒旁磔迎和令,率土羣生仰昊旻。

“送寒旁磔迎和令”全诗注音

mì yè dùn xuān yán wàn hù , qìng xiāo chán cì huì sān chén 。

秘掖楯轩严万户,庆宵躔次会三辰。

dān wéi nán ná mù yóu níng xī , jiā qì cōng lóng jiàn bào chūn 。

丹闱难拿穆犹凝夕,佳气葱珑渐报春。

tiáo lì zì jiāng qióng hòu yǒng , shèng cí cháng yǔ suì shí xīn 。

调历自将穹厚永,圣辞常与岁时新。

sòng hán páng zhé yíng hé lìng , lǜ tǔ qún shēng yǎng hào mín 。

送寒旁磔迎和令,率土羣生仰昊旻。

“送寒旁磔迎和令”全诗翻译

译文:

皇宫内府的大门庄严地敞开,万户人家欢庆这美好的夜晚,共聚一堂。
红色宫闱难以靠近,仿佛夕阳凝结在其中。美好的气息逐渐传达着春天的消息。
古老的历法自然地承载着天地的永恒,君王的谕令也常伴随着岁月的更替而更新。
送走寒冷,迎来和谐的令节,大地上的众生仰望着上天。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景,皇宫内府欢庆的场景。红色的宫闱似乎难以靠近,夕阳的美丽仿佛凝固其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古老的历法自然而然地承载着天地的永恒,君王的谕令也随着岁月的更迭而不断更新。这首诗送走了寒冷,迎来了和谐的令节,大地上的众生仰望着上天。整首诗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意象,以及人们对和平繁荣的期望。

“送寒旁磔迎和令”总结赏析

赏析:晏殊的《奉和圣制除夜 其一》描述了皇帝庆祝除夜的盛况。诗中描绘了皇宫的盛大场景,秘殿楯轩严严实实,庆典活动次第进行,展现了一幅庄严隆重的画面。夜幕降临,皇帝在丹闱之中难以拿捉宿穆,这里以夜晚的寂静和庄严,凸显出皇帝的尊贵地位。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诗中的气氛逐渐变得生动起来,形容夜晚的气息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调历逐渐厚实,圣辞始终伴随着岁时的变迁,传达着新的祝福和期盼。最后,皇帝的圣辞被传达到全国,广大百姓都仰望着皇帝的祝福,展现了皇帝的仁慈和国家的安宁。

“送寒旁磔迎和令”诗句作者晏殊介绍: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後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後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更多...

“送寒旁磔迎和令”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