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德及焦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阴德及焦枯”出自哪首诗?

答案:阴德及焦枯”出自: 宋代 石介 《送路遵谒孔宣公》,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yīn dé jí jiāo kū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阴德及焦枯”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阴德及焦枯”的上一句是: 孜孜行仁义 , 诗句拼音为: zī zī xíng rén yì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阴德及焦枯”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阴德及焦枯”的下一句是: 三县十万人 , 诗句拼音为: sān xiàn shí wàn rén ,诗句平仄:○○仄仄平

“阴德及焦枯”全诗

送路遵谒孔宣公 (sòng lù zūn yè kǒng xuān gōng)

朝代:宋    作者: 石介

薄田五顷余,才足共王租。
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疎。
服非帛不煖,半冬无裤襦。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冻死不敢言,长涂走崎岖。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báo tián wǔ qǐng yú , cái zú gòng wáng zū 。
cí mǔ bā shí sì , fā bái yá chǐ shū 。
fú fēi bó bù xuān , bàn dōng wú kù rú 。
shí fēi ròu bù bǎo , bēi àn wéi yī shū 。
nán gāi xiào zǐ xīn , ruò hé wèi ān jū 。
fāng dōng wàn mù zhé , běi fēng liè rén fū 。
dòng sǐ bù gǎn yán , cháng tú zǒu qí qū 。
èr bǎi lǐ jiàn wǒ , hán gāi qiú chuī xū 。
gù wǒ zhèng qiáo cuì , niàn zǐ kōng qín qú 。
quē lǐ yǒu shèng sūn , pèi fú shī yǔ shū 。
zī zī xíng rén yì , yīn dé jí jiāo kū 。
sān xiàn shí wàn rén , qí mìng jué ér sū 。
qǐ shǐ bā shí lǎo , zhǐ gān bù zú yú 。

“阴德及焦枯”繁体原文

送路遵謁孔宣公

薄田五頃餘,纔足共王租。
慈母八十四,髮白牙齒疎。
服非帛不煖,半冬無褲襦。
食非肉不飽,杯案惟一蔬。
南陔孝子心,若何爲安居。
方冬萬木折,北風裂人膚。
凍死不敢言,長塗走崎嶇。
二百里見我,寒荄求吹噓。
顧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闕里有聖孫,佩服詩與書。
孜孜行仁義,陰德及焦枯。
三縣十萬人,其命絕而蘇。
豈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歟。

“阴德及焦枯”韵律对照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薄田五顷余,才足共王租。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疎。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服非帛不煖,半冬无裤襦。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冻死不敢言,长涂走崎岖。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仄仄平,○仄仄平平。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

“阴德及焦枯”全诗注音

báo tián wǔ qǐng yú , cái zú gòng wáng zū 。

薄田五顷余,才足共王租。

cí mǔ bā shí sì , fā bái yá chǐ shū 。

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疎。

fú fēi bó bù xuān , bàn dōng wú kù rú 。

服非帛不煖,半冬无裤襦。

shí fēi ròu bù bǎo , bēi àn wéi yī shū 。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nán gāi xiào zǐ xīn , ruò hé wèi ān jū 。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

fāng dōng wàn mù zhé , běi fēng liè rén fū 。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dòng sǐ bù gǎn yán , cháng tú zǒu qí qū 。

冻死不敢言,长涂走崎岖。

èr bǎi lǐ jiàn wǒ , hán gāi qiú chuī xū 。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gù wǒ zhèng qiáo cuì , niàn zǐ kōng qín qú 。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quē lǐ yǒu shèng sūn , pèi fú shī yǔ shū 。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zī zī xíng rén yì , yīn dé jí jiāo kū 。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sān xiàn shí wàn rén , qí mìng jué ér sū 。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qǐ shǐ bā shí lǎo , zhǐ gān bù zú yú 。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

“阴德及焦枯”全诗翻译

译文:
薄田五顷余,才足共王租。
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疏。
服非帛不煖,半冬无裤襦。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冻死不敢言,长涂走崎岖。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



总结:

这首古文描绘了一个贫困悲苦的农民家庭。他们的田地狭小,才够交纳国王的租税。慈母年过八旬,头发稀疏,牙齿已经白了。他们穿着不是丝绸,就不能保暖,半个冬天都没有裤襦可穿。食物中没有肉,只有一点蔬菜。然而,这个家庭的孝子心依然深沉,但他们却为了生存而艰难地在严寒中挣扎。作者希望受到赞赏的圣孙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艰辛,并带来一些温暖和帮助。全诗表达了贫困人家的生活艰辛和对圣人救助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孝子对母亲的深情厚意。

“阴德及焦枯”总结赏析

这首诗《送路遵谒孔宣公》是石介创作的,它表达了多个主题,包括孝道、贫困、友情以及对正直和仁义的赞美。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个老母亲,她年老体弱,只有五亩田地,但为了供养儿子,仍然辛勤劳作。这展现了深厚的母爱和坚韧的性格。诗中用“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疎”表现了岁月的痕迹,但她对儿子的关心却无边无际。
其次,诗人描述了贫困的生活,穿着薄衣,没有温暖的帛衣,甚至在寒冷的冬天没有裤襦。食物也简单,只有一些蔬菜,没有肉食。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强调了物质贫乏和温饱不足的现实。
然后,诗人提到南陔的孝子之心,这表明即使在贫困和困难中,人们仍然珍视家庭价值观念,尤其是孝道。他们为了孝敬父母,甘愿忍受寒冷和饥饿。
最后,诗中提到了孔宣公,赞美他是一个有德行和智慧的人,以及他对人民的关怀。他的仁义之道传扬开来,使三县十万人都能受益。这反映了对正直和仁义的崇高评价。
标签:
- 孝道
- 贫困
- 友情
- 正直
- 仁义

“阴德及焦枯”诗句作者石介介绍:

石介(一○○五~一○四五),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尝讲学徂徕山下,学者称徂徕先生。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释褐郓州观察推官。景佑元年(一○三四)调南京留守推官,三年代父远官嘉州军事判官,旋以母丧归泰山。庆历二年(一○四二)召爲国子监直讲。四年,擢直集贤院,不久通判濮州,未赴。五年卒,年四十一。有《徂徕石先生文集》二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爲诗。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四《徂徕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石介诗四卷,以清光绪十年刊潍县张次陶藏影宋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五十五年燕山石氏刻本(简称石本),康熙四十九年徐肇显刻本(简称徐本),清乾隆五十七年剑舟居士钞校本(浙江图书馆藏,简称剑本)等。更多...

“阴德及焦枯”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