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文章岂敢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伯氏文章岂敢知”出自哪首诗?

答案:伯氏文章岂敢知”出自: 宋代 苏辙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ǎi shì wén zhāng qǐ gǎn zh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伯氏文章岂敢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伯氏文章岂敢知”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伯氏文章岂敢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伯氏文章岂敢知”的下一句是: 岐梁偶有往还诗 , 诗句拼音为: qí liáng ǒu yǒu wǎng huán shī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伯氏文章岂敢知”全诗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cì yùn yáo xiào sūn pàn guān jiàn huán qí liáng chàng hè shī jí)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
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箎。
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
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bǎi shì wén zhāng qǐ gǎn zhī , qí liáng ǒu yǒu wǎng huán shī 。
zì lián xiōng lì néng jiān dì , shuí kěn xūn zhōng bù tīng chí 。
xī guó chūn yóu chí bǎi qǐng , nán xī qiū rù zhú qiān zhī 。
hèn jūn céng shì guān zhōng lì , shǔ hé zhuī péi shī cǐ shí 。

“伯氏文章岂敢知”繁体原文

次韵姚孝孫判官見還岐梁唱和詩集

伯氏文章豈敢知,岐梁偶有往還詩。
自憐兄力能兼弟,誰肯塤終不聽箎。
西虢春游池百頃,南溪秋入竹千枝。
恨君曾是關中吏,屬和追陪失此時。

“伯氏文章岂敢知”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箎。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伯氏文章岂敢知”全诗注音

bǎi shì wén zhāng qǐ gǎn zhī , qí liáng ǒu yǒu wǎng huán shī 。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

zì lián xiōng lì néng jiān dì , shuí kěn xūn zhōng bù tīng chí 。

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箎。

xī guó chūn yóu chí bǎi qǐng , nán xī qiū rù zhú qiān zhī 。

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

hèn jūn céng shì guān zhōng lì , shǔ hé zhuī péi shī cǐ shí 。

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伯氏文章岂敢知”全诗翻译

译文:
伯氏的文章我怎敢妄加评判,只是偶尔听闻了岐梁的一些往来诗篇。自我怜悯兄长,他的才能能够兼顾琴箫,可谁肯听取我吹奏的笛子呢。

在西虢的春天,我曾游赏过那百顷的池塘,在南溪的秋天,也曾涉入过那千枝的竹林。然而,我心中却懊悔,因为曾经跟随君主作为关中的官吏,现在却追随音乐之道而失去了官职。



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有限、被迫放弃官职的遗憾之情。他怜悯自己兄长的才能,可是自己的琴箫之音却无人欣赏。诗人描绘了春日的西虢池塘和秋天的南溪竹林,显现出他对美好自然景致的感受。然而,他深感遗憾,因为曾经担任过关中官吏,而现在却放弃了官职,追随音乐之道。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才能与权势之间选择所带来的内心挣扎与矛盾之感。

“伯氏文章岂敢知”总结赏析

赏析:苏辙的《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是一首反映诗人心情的咏怀之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兄弟姚孝孙判官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与之比肩的自卑之感。
首句中,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妄评姚孝孙的文章,但也提到岐梁偶尔有交流诗歌的时刻,暗示了兄弟之间的互相启发。
第二句中,诗人以兄弟情深自怜,并提到兄弟间的音乐才能,箎和埙都是古代的乐器,强调了兄弟之间的默契。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风景,西虢春游的景色和南溪秋竹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姚孝孙判官曾在关中任官的遗憾,希望能够与之共享和声,但失去了时机,略带感伤。

“伯氏文章岂敢知”诗句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於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後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伯氏文章岂敢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