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存名迹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偏存名迹在人间”出自哪首诗?

答案:偏存名迹在人间”出自: 唐代 元结 《杂曲歌辞 欸乃曲 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piān cún míng jì zài rén jiān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偏存名迹在人间”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偏存名迹在人间”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偏存名迹在人间”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偏存名迹在人间”的下一句是: 顺俗与时未安闲 , 诗句拼音为: shùn sú yǔ shí wèi ān xián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偏存名迹在人间”全诗

杂曲歌辞 欸乃曲 一 (zá qū gē cí ǎi nǎi qū yī)

朝代:唐    作者: 元结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piān cún míng jì zài rén jiān , shùn sú yǔ shí wèi ān xián 。
lái yè dà guān jiān wèn zhèng , piān zhōu què rù jiǔ yí shān 。

“偏存名迹在人间”繁体原文

雜曲歌辭 欸乃曲 一

偏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閑。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偏存名迹在人间”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偏存名迹在人间”全诗注音

piān cún míng jì zài rén jiān , shùn sú yǔ shí wèi ān xián 。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lái yè dà guān jiān wèn zhèng , piān zhōu què rù jiǔ yí shān 。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偏存名迹在人间”全诗翻译

译文:
逍遥自在的名声依然在人间流传,但在俗世与时代的变迁中并未得到宁静安逸的时光。
我前来拜见尊贵的官员,并询问国家政务,却意外地乘坐小舟进入了九疑山。

“偏存名迹在人间”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杂曲歌辞 欸乃曲 一》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诗人以豪放的情感,表现了自己在尘世中的奔波与追求。
诗中首句“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执着与不安宁。他以“名迹”指代自己的文学成就,但这份成就并未使他感到满足,依然心系人世,忍不住顺应世俗,不得安宁。
接着诗人写到“来谒大官兼问政”,这句中的“大官”代表了官场的权势,而“问政”则体现了他对政治的关注。诗人或许曾有一段投身政治的经历,但这并没有使他的内心平静,反而让他感到更多的烦扰。
最后两句“扁舟却入九疑山”,表明了诗人的彷徨与迷茫。他选择扁舟,意味着他试图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心灵的净土。但“九疑山”则象征了未知与困难,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他不断地追求着心灵的宁静,却常常被现实所困扰。
整首诗以豪放自由的笔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纷繁复杂。他既有名利的诱惑,又有对政治的关切,但最终仍然寻求着心灵的安宁。这种矛盾的情感使诗人的心境显得深沉而复杂。

“偏存名迹在人间”诗句作者元结介绍: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复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爲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着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爲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复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爲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着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爲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更多...

“偏存名迹在人间”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