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liù shǒu wú fèng tǎ 。
颂古六首 无缝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元静 (shì yuán jìng)

皎洁天心月,朦胧徧九垓。
三秋黄叶落,二月牡丹开。
每睹南来雁,常询北方五台。
均提童子报,拾得在天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jiǎo jié tiān xīn yuè , méng lóng biàn jiǔ gāi 。
sān qiū huáng yè luò , èr yuè mǔ dān kāi 。
měi dǔ nán lái yàn , cháng xún běi fāng wǔ tái 。
jūn tí tóng zǐ bào , shí dé zài tiān tā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皎洁的天心月,照耀着宇宙辽阔的九垓。
三秋时节,黄叶纷纷飘落;到了二月,牡丹花盛开。
每当我看到南飞的雁儿,总是询问它们来自北方的五台山。
童子们常常捧来一封封报信,我则在天台山上找到宝贵的信物。
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明亮的月亮挂在高远的天空,南方的雁儿飞向北方的五台山,描绘了秋季落叶纷纷和春季牡丹盛开的景象。同时,还提到童子捧来的消息,以及在天台山上找到宝贵物品的情景。

赏析:这首古诗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展现了自然景观和季节变迁的美妙。首句以皎洁的天心月形容秋夜的明亮和宇宙的辽阔。接着以“三秋黄叶落,二月牡丹开”表现了秋天的离别和春天的盛开,对季节的交替变化作了生动的描绘。诗人通过雁南飞、五台山的图景,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寄托在山野之间的乡愁和对友情的眷恋。最后以“拾得在天台”,表明即使身处不同地方,依然可以心心相通,互致问候。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元静写的《颂古六首 》系列:

本文作者释元静介绍:🔈

释元静(一○六五~一一三五),後名道兴,阆州玉山大儒赵约仲子。十岁出家。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通经得度。後住彭州大随寺,称南堂元静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一。《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九首。 查看更多>>

释元静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