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无名氏的诗,有关无名氏的古诗大全

显示更多结果 (更少结果比更多结果准确)
注:由于字的前后关联、同名等问题的存在,匹配可能存在误差,请自行甄别。
  • 巫山公署壁有无名氏戏书二韵 —— 王周

    南陵直上路盘盘,平地凌云势万端。
    堪笑巴民不厌足,更嫌山少画山看。

  • □□(伯三八八五一三六一九) 一 —— 李邕

    忽(传)[二]闻天子访沉沦,万里迢迢远赴(怀书西入)秦。
    早□(知)不用无媒客,悔度(恨别)江南杨柳春。
    (原卷题为李邕作。
    按此诗亦见伯三六一九卷,亦无题。
    [二]此诗又见《全唐诗》第十一函第八册,载入无名氏二。
    有异文四事,旁注者皆是。
    又原卷题李邕,自当有据,可正《全唐诗》入无名氏之误。
    )。

  • 赠乐使君 —— 马云奇

    知君桃李遍成蹊,故托乔林此处栖。
    虽然灌木凌云秀,会有寒鵶夜夜啼。
    (〖1〗以上十三首诗从伯二五五五残卷中录出。
    第一首下题名马云奇。
    因为这些诗格调相似,其中有多首咏及被吐蕃拘系之事,故可定为一人作品。
    这个残卷中还有五十九首夫名诗〖已编入第二卷〗,也是唐代中期我国国内民族战争中被吐蕃拘系的敦煌汉族人所写。
    这些诗,过去未见着录,《全唐诗》也没有收入。
    有三生前在巴黎图书馆将这一残卷全文录出,以後又作过整理加工,惜未最後定稿。
    现据舒学同志的整理稿校对後辑入本卷。
    〖2〗马云奇的生平目前虽无资料可查,但从这十三首的内容来看,尤其是从第一首《怀素师草书歌》所写的怀素情况来看,诗的写作时间与卷二那五十九首夫名诗大致相近,即在公元七五八--七八一年吐蕃逐渐侵吞河陇地区,而西州、沙州尚为唐军坚守之时。
    (对马云奇诗及卷二无名氏残诗集的作者近年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
    现摘录柴剑虹、潘重规的文章如次,以供参考。
    〖3〗)(柴剑虹《敦煌伯二五五五卷「马云奇诗」辨》〖刊《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四年第二辑〗认为,伯二五五五卷中马云奇的诗只有《怀素师草书歌》一首,其余十二首与另外五十九首一样,均是一位佚名的落蕃人所作。
    他指出,该卷第一部分正面抄唐人诗一百五十六首,文两篇,背面抄诗三十二首,应是唐人诗文选集残卷。
    从抄写情况看,正面显系一人笔迹。
    那五十九首坆名诗抄写格式稍异,大多数诗题完整,且高出一格抄,内容又紧密衔接,作者自抄的可能性很大。
    背面所抄,署名马云奇的只有《怀素师草书歌》一首,此诗诗题低两格抄,署名又和诗题空两格,且用大字抄写。
    《白云歌》等十二首抄於此诗之左,并无署名,而且马上改变了抄写格式,字体也缩小了一倍,诗题顶格。
    这十二首诗从抄写格式到内容、风格均与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迥异,却与写卷正面那五十九首佚名诗连贯一气。
    他将两组诗相比较後,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作者身世相同,诗的内容一致;第二,有些诗句极为相仿,似出一人之手,两组诗可能为同一人所作。
    他并推测这两组诗的作者,可能即为紧接前五十九首诗抄录刘商《胡笳十八拍》後又自加一拍的「落蕃人毛押牙」。
    关於马云奇,柴剑虹考证其《怀素师草书歌》应作於大历六年冬至九年春之间。
    并推测其可能到过河西一带,苏联藏敦煌残卷中有岑参《敦煌马太守後亭歌》,这位马太守是否马云奇,尚有待确定。
    〖4〗潘重规《敦煌唐人陷蕃诗集残卷作者的新探测》〖刊一九八五年六月出版的《汉学研究》第三卷第一期〗一文,为作者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东方稿本部披阅敦煌原卷後写成,也认为马云奇是陷蕃诗集作者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
    潘文指出伯二五五五卷钞写诗文很多,也很杂乱。
    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後是没有作者姓名的《白云歌》等诗,前者字体较大,後者较小,并非同一人所书。
    因此,不可根据前一首诗的作者,便牵连以下没有作者姓名的诗篇归属为同一人作品。
    潘文进而考察了怀素的生平,考定其生於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
    马云奇诗云:「怀素才年三十余,不出湖南学草书。
    」可推知此诗作於早年未出湖南时,马的年龄显然超过怀素。
    敦煌陷蕃在建中二年,其时马云奇应已是六十以上的老翁。
    但仔细抽绎十二首陷蕃诗及另一组五十九首作品,作者应是盛年的男儿,诗中全没有流露老翁的口吻。
    因而确定《白云歌》以下十二首不可能是马云奇所作。
    同时,潘文也推测七十余首陷蕃诗的作者可能是「落蕃人毛押牙〖衙〗」。
    ))。

  • 後记 —— 孙望

    右《全唐诗补逸》二十卷。
    是稿初印於丙子岁(一九三六年),当时收诗止二百七十有奇,暂分七卷,名曰《全唐诗补逸初稿》。
    称《初稿》者,盖欲赓扬裒集,期毕功厘定於他日也。
    其明年而芦沟变起,举家流徙,奔走万里,藏书既失,旧业尽废,甯居之不遑,奚论撰辑。
    荏苒八载,抗战胜利,始得复返金陵。
    顾政敝民穷,生事维艰,丁彼衰世,徒知腾议於私室,已无心於学问矣。
    及己丑岁(一九四九年)而雄旆南指,落叶东飘,日出曜景,积瘴烟销,庆尧宇之得苏,见山河之重缔,薄海同欢,余宁独异?自来南师,将三十年矣,生计丰足,心神怡畅,得党政之关怀,承师友之相勉,於教学之余,复得游心翰府,继事蒐聚,虽四凶逞虐之日,犹未尝或辍。
    积之既久,渐成卷帙,略加编次,合之旧稿,得诗近八百篇,离为二十卷,仍其名曰《全唐诗补逸》。
    自维头白齿脱,精力有竭,而唐诗散佚,远不止外,倘假我以年,其增辑续补,愿待来日,则兹编虽称《全唐诗补逸》,仍以初稿目之可耳。
    惟昔丙子旧稿,收韦庄《秦妇吟》一首,又曾录《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及无名氏词等为一卷,今王重民氏《敦惶曲子词集》及《补全唐诗》既悉数絬刊矣,故从删。
    又《全唐诗》以日人朝衡及新罗公主金真德等杂於唐诗人之列,兹编则集日人及新罗人之与唐土人士有交往酬唱者,各自成卷,标以「友邦」之目,附於编末,意欲存当时文化交流之迹云尔。
    此则有异於《全唐诗》体制者。
    值兹付印之际,畧记前後过程如此。
    戊午岁(一九七八年)秋,孙望记於南京师范学院。

  • 五言诗 十 —— 缺名

    蹔得一代人,风光亦须觅。
    (张锡厚以止二句属另一首。
    )金玉不成宝,{戒廾=天}身实可惜。
    (「{戒廾=天}」,项楚校作「宍」,即「肉」字。
    )白发随年生,美貌别今夕。
    贫富光常空,(「光」,郭在贻校作「无」,即「无」。
    )恣意多着吃。
    活时恠不用,塞墓慎何益?(「慎」,戴密微校作「真」。
    )(以上《炖煌掇琐》三○引伯希和卷三四一八。
    诗中别体不明之处,暂未校正(王梵志诗及此无名氏诗所录今人校订意见,皆录自郭在贻《王梵志诗汇校》。
    ))。

  • 摩多楼子 —— 李白

    从戎向边北,远行辞密亲。
    借问阴山侯,还知塞上人。
    (以上《万首唐人绝句》。
    又《乐府诗集》作无名氏)(按影宋本《乐府诗集》卷五一收《阳春曲》,卷七八收《摩多楼子》,皆不署作者名,但紧接李白诗後,於例并非李白诗。
    汲古阁刊本目录於《阳春曲》下署「无名氏」,可证。
    今人校点本於《摩多楼子》下据王琦《李太白集》补「李白」二字,尤误,王琦已云《乐府诗集》作无名氏
    )。

  • 膏泽多丰年 —— 张聿

    空(原缺姓名,据目录补。
    《全唐诗》四六六作薛存诚,第四句「庾」《文苑英华》作「庆」,又七八七列入无名氏
    )。

  • 望禁苑祥光 —— 张聿

    空(原缺姓名,据目录补。
    《全唐诗》七八七列入无名氏,第七句「鼎气」《文苑英华》作「暴气」○以上《文苑英华》一八○《省试》。
    )。

  • —— 广文诸生

    (《唐语林》七《补遗》云:「李卫公颇升寒素。
    旧府解有等第,卫公既贬,崔少保龟从在省,子殷梦为府解元。
    广今诸生为诗云云。
    卢渥司徒以府元为第五人,自此废等第。
    」又《唐摭言》七云:「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纪事》为素〗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又《云谿友议》云:「後之文场困辱者,若周人之思乡焉。
    皆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
    」《唐新的纪事》及《全唐诗》无名氏诗句同,亦均只存後二句。
    )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
    三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唐语林》七《补遗》)。

  • 广陵 —— 赵嘏

    广陵城中饶花光,赚得英雄尽白头。
    (《国史补》曰:「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於文场者,亦无所恨。
    故诗云云。
    」《画墁录》以为赵嘏作。
    (李肇《国史补》无此则。
    《唐摭言》卷一录此二句,不云作者,《全唐诗》卷七九六收作无名氏句。
    《画墁录》谓赵嘏作,未言所据。
    )。

  • 明月湖醉後蔷薇花歌(《文苑英华》三三七《歌行》。《全唐诗》七八五无名氏第一首)(〖1〗《文苑英华》录诗皆署作者姓名,不署字,此说恐未允。) —— 英才

    空。

  • 和韦庄贺陈咏归蜀(句)(唐前朝进士陈咏,眉州青神人,有诗名,善弈棊。昭宗劫迁,驻跸陕郊,是岁策名归蜀,韦书记庄以诗贺之。又有乡人拓善者,属和韦诗,其略云云,讥其比涤器当垆也。谬称冯副使涓诗,以涓多谐戏 —— 拓善

    让德已闻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
    〖2〗(《北梦琐言》七)(〖1〗拓善,《唐诗纪事》卷七十一引作「乡中有嫉善者」,疑「拓善」并非人名。
    〖2〗《全唐诗》卷七九六收二句於无名氏下。
    )。

  • 焚经台 —— 李世民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僞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籍,吹尽当年道教灰。
    (见《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七「续补译师」条注。
    日本《续藏经》本宋释子昇、如佑辑《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下之下称此诗为「唐太宗《题白马寺》」。
    )(按:《全唐诗》卷七八六以此诗归无名氏,云「其声调不类,要是後人妄托。
    」然此诗徵引甚早。
    《翻译名义集》亦非僞妄之书。
    同卷录义净三藏诗,亦初唐时人。
    恐馆臣之意不在声类,而在此诗有玷太宗之盛德耳。
    义净诗亦误录。
    岑仲勉先生《读全唐诗札记》已斥其妄。
    初唐七律传世甚少。
    故重录之。
    )。

  • 五言诗二首 二 —— 卜天寿

    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
    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
    (二诗均录自郭沫若着《出土文物二三事》附一九六九年吐鲁番阿塔那唐墓出土卜天寿抄本《论语郑氏注》卷末诗词业片。
    原诗有讹缺,从郭沫若、龙晦二人说增改。
    )(按:卜天寿《论语》抄本後写有《十二月三台词》一首又一句半、五绝六首。
    前者显然为抄录时曲。
    後六首,郭沫若以为仅第一首为卜天寿自作,另五首皆系抄录民间流传的旧诗。
    龙晦则以为第五首亦为卜天寿自作。
    今从二人说系二诗於卜天寿名下,余皆录入本书卷五十六无名氏诗内。
    )。

  • 三五七言体诗 —— 高迈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乌栖复惊。
    相思相晃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见《吟窗杂录》卷十五《炙毂子诗格》引)(按:《全唐诗》卷一八四收此诗为李白诗,然《才调集》卷十收作无名氏诗,严羽《沧浪诗话》则以为郑世翼作,杨齐贤、王琦定为李白作,未举证。
    今人詹鍈《李诗辨僞》以为非李白作,论证甚详瞻。
    《炙毂子诗格》晚唐王叡作。
    时去高迈、李白时代甚近,其说当可信。
    )。

共 2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