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诗人写的关于刘禹锡,刘梦得的诗,有关刘禹锡,刘梦得的古诗大全

显示更多结果 (更少结果比更多结果准确)
注:由于字的前后关联、同名等问题的存在,匹配可能存在误差,请自行甄别。
  • 前言 —— 童养年 现代

    唐诗体制繁复。
    前承乐府、古风,後启律诗、杂言,抒情、说理、敍事、写景,蔚为大观。
    上自达官,下至隐逸,文士笔述,民间口传,遍地开花,丰富多彩。
    它在中国诗坛上,也在世界诗歌史上,都占有并将永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宋、元至明中叶以前,唐诗选本多,而全集少。
    明中期以後,渐有人重视唐诗全集的编刻,便断代分期出书,流传极少。
    如隆庆时吴琯等《唐诗纪》,只成初唐、盛唐。
    至清康熙四十五、六年间,才开始根据胡震亨《唐音统签》及钱谦益、季振宜连接编辑的《全唐诗集》(只有稿本。
    初稿为不同版本的诗集拼成,有抄有刻,我曾写出目录,留备参考。
    该稿现在台湾。
    清内府旧藏是重抄稿本。
    )综合改编成为现时仍在通行的《全唐诗》。
    《全唐诗》共九百卷,收诗五万余首。
    因时时急於求成,存在不少缺点错误。
    近代有不昳,如刘师培、李嘉言等提出勘误和改编的意见,偶然也提到尚有可补之诗。
    日本河世宁能早在我国韩隆时期进行《全唐诗》的辑逸工作,虽然所辑有限,又多属摘句,最後附李峤几首诗的校异,也还是值得欢迎的。
    近半个世纪中,有罗振玉、王重民,包括最近舒学等,单从敦惶遗书中先後辑出唐人遗诗共约一百八十首。
    只限於文士的雅言诗,而未收民间的口语诗,终令人对唐诗有不全之感。
    我在较长时期,对全汉至隋诗、全唐诗,都留心辑补,随见随钞,各有积稿。
    现中华书局以《全唐诗》先行再版,广徵补遗。
    最近一年多,我根据原辑加工,仅就手边可利用的书,加以钞补,五百五十余人,诗一千余首,摘句(一联一韵作为一句)二百三十以上,词三十一首,编为二十一卷。
    现时的工作以补为主,但也以补带校。
    如不事先反复细校,则又不知缺在何处。
    多卷集的大家、名家,比较难补,而零句比全诗更难补。
    古今学者中,虽对某一家某一集,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而竟不知何者可补,或虽补而反误。
    明、清刻本中,误补者更多一些。
    如《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张籍集》,极为错乱,有《台城》及其他十题,共十七首,实为刘禹锡诗,《杨柳送客》等四首,为李益诗,竟大量收入。
    席刻《唐诗百名家集》中,《马戴集》比《全唐诗》多出《早秋宿崔业居处》以下九首,皆为秦系诗,又席刻百家有《于邺集》,江标五十家小集有《于武陵集》。
    《唐诗纪事》及《全唐诗》都分作二家,据《唐才子传》,武陵为邺之字,实为一人。
    也有些诗。
    见於两家以上,不能肯定为某一人诗者,保留诗题,文字出入较大者并存。
    有此诗虽有疑问,如王维乐府诗等,也作为附录保存,留待後来学者参考。
    以上这些情况,都在诗前、诗後或诗人小传中,加以说明。
    体例问题:现在略依原书凡例,如已有传的,就不再录,没有传而可以查到的,就畧补小传。
    如暂时查不出,就参照原书前後人次,订其时代。
    否则统依姓名笔划,集中放在「无世次」一卷之中。
    本辑稿每诗後面,都注明出处。
    所附小传及诗解等,大都引用原文,形式近於《宋诗纪事》。
    原书补遗、歌谣、神仙等诗,也是如此。
    不过有详、有略、也有遗漏,又多数不注出处。
    这对以後校勘或改编《全唐诗》,有一定困难。
    本辑稿破除以往惯例,不论帝王将相、朝野人士、妇女、僧道,都按时代先後排刊。
    缺姓名而有时代,或有关人物可寻,也依照上例列入。
    本辑稿略依《唐诗品汇》及《诗薮》、《唐音癸签》所论,暂分为初、盛、中、晚。
    五代十国补诗较多,(李调元《全五代诗》晚全唐诗於,缺漏还很多。
    )题作《全唐五代诗续补遗》,也是可以的。
    胡震亨对胡应麟的论述,比较佩服。
    但初、盛、中、晚,具体细分,又不尽相同。
    如应麟以李适、孙逖为盛唐,震亨改为初唐;应麟以包融为初唐,刘方平为中唐,震亨都改为盛唐;应麟以元载、苏涣为盛唐,震亨改为中唐;应麟以魏謩、孙元宴为中唐,震亨又改为晚唐;应麟以杜荀鹤、沈彬、陈陶、黄滔特为晚唐,震亨改为闰唐(即五代十国)。
    而初、盛、中、晚之中,又各有先後,至于五代十国诗在《全唐诗》中混而不分,现也略依《全五代诗》并参照《五代史》、《十国春秋》加以区分。
    本稿是继《全唐诗》原有补遗辑补的,故称《续补遗》。
    笔者限於时间和水平,目前只能勉成此初稿,难免有误有漏,至於修改补充,更准确地加以排比,则有待今後进一步的努力。
    童养年於安徽大学一九八○年四月。

  • 过华山(句)(《全唐诗》四八四作杨虞卿句) —— 杨茂卿

    (《云谿友议》卷中《中山诲》云:「杨危〖应作茂〗卿配校书《过华山》诗曰〖见下〗。
    此句实为佳对。
    又《唐语林》二《文学》,刘禹锡茂卿云。
    〖见下〗此诗题云《过华山下作》。
    而用莲蓬之菡萏。
    极的当而暗静矣。
    」)河势崑仑远,山形菡萏秋。
    (《唐诗纪事》三九)。

  • 国学新修五经壁歌(幷记) —— 无名氏

    我有学宇,既倾而成之。
    我有壁经,既昧而明之。
    孰规摹之?孰发挥之?祭酒维齐,博士维韦。
    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切切祁祁,不敖不嬉。
    庶乎遒人,来采我诗。
    (《刘梦得集》二六《记》)(〖1〗此歌原收刘禹锡名下,然按记中所述,应为国学生徒所作,故移归无名氏。
    )。

  • 九日黄白二菊花盛开对怀刘二十八 —— 令狐楚

    西花虽未谢,二菊又初芳。
    鬓云徒云白,腰金未是黄。
    曙花淩露彩,宵艳射星芒。
    日正开边树,风清发更香。
    山椒应散乱,篱下倍荧煌。
    泛酒遥相忆,何由共醉狂。
    (见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三五)(按:此诗原署「相公」,其次为刘禹锡和诗「素萼迎寒秀」云云,检刘诗收《刘宾客外集》卷四,题作《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知此诗为楚作。
    )。

  • 题新涧亭 —— 白居易

    今日望乡迷处所,猿声暮雨一时来。
    (同上《别离部·旅情》。
    原注:「一作刘禹锡《元日登高》」)。

  • 答广宣上人 —— 王起

    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
    在治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向公谁是证?弥天大士与新诗。
    (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七二。
    )(按:二书皆云此诗为起会昌放第二牓後答广宣贺诗作,《唐诗纪事》又录刘梦得、元微之二人和诗,二人皆前卒。
    会昌当为长庆之误,此诗作於长庆三年春,详卞孝萱《刘禹锡年谱》。
    《全唐诗》卷三四六以此诗为王涯作,王涯未曾知贡举,上举二书皆明确载为王起作。
    )。

  • 吕吉甫第乃谢镇西故居中间常为佛刹而双桧则旧物也刘梦得有诗因赋其韵 —— 李之仪

    故国悲凉古木奇,势分庭下蔚相差。
    霜根半露出林虎,昼影全舒破贼旗。
    宝界曾回铺地色,节旄还映插云枝。
    刘郎风韵知难敌,儒帅端能表异时。

  • 刘禹锡题湟川记 —— 刘弇

    谁道连州海瘴边,只消禹锡一雄篇。
    江山草木皆增价,风月烟霞总直钱。
    十二亭台尘外境,一千疆界洞中天。
    自经大笔留题後,从此湟川胜洛川。

  • 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 —— 李复

    壁间石刻图经在,瀼外祠堂绘像真。
    秋去书怀传北客,归时遗曲祠蛮神。
    十年口语投荒谪,千里兵戈下峡身。
    嗟我南来心迹似,临风把酒寄情亲。

  • 刘梦得三题 其一 —— 张耒

    春向晚,斜日在高楼。
    幽花愁脉脉,轻絮去悠悠。
    冉冉三更雨,萧萧通夜愁。

  • 刘梦得三题 其二 —— 张耒

    春已暮,把酒送春归。
    花落鸣禽散,草长游客稀。
    去年堂上燕,故故傍人飞。

  • 刘梦得三题 其三 —— 张耒

    春竟去,白发感生平。
    流水去不断,夕阳犹有情。
    旧时桃李月,悄悄向人明。

  • 圆机宠示览先人元佑末廷试初考倡和诗编长句不胜感佩降叹如绅字韵直似刘梦得何幸得之辄复作增来诗之美 —— 晁说之

    纷纷既晚宜无恨,尚忆当年献策人。
    小子何能初跃马,大臣不肯旧垂绅。
    叔孙处处偏知毁,景监人人总作因。
    格律摅情如梦得,难禁孤泪湿新春。

  • 利济桥亭诗 —— 韩驹

    大夫官业世所惊,老觉轩冕非真荣。
    斯文自属吾党事,正恐无路逃虚名。
    生犹不见皇甫谧,死岂肯投刘禹锡
    茂陵一幅入汉宫,世间共怪无遗帙。
    哀哉若人用意深,自言身作鹤鸣阴。
    着书遗子千万轴,人初笑我籯无金。
    万仞磨崖刊好语,那知百年苍藓污。
    尔来夜夜虹贯天,山下居民未知处。
    周诗不列石鼓歌,後世恐叹遗羲娥。
    於今购市完家集,野老何知亦摩挲。
    川流可平石可腐,只此杀青垂万古。
    五百骊珠固已奇,插架不知犹几许。
    公今未暇归田庐,且当驱童晒蠧鱼。
    不辞借取车连轸,要读人间未见书。

  • 刘禹锡之官五羊 —— 王庭珪

    南海千山外,东风几驿催。
    岭头梅雨歇,旗尾瘴烟开。
    蛮徼无尘起,中原有使来。
    时应问消息,会向日边回。

共 4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