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 shū èr shǒu qí èr
闲书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方回 (fāng huí)

草木归根白露零,寒蛬欲蛰动酸吟。
每惊世事如翻手,难保人生不负心。
旷野嗟嗟三献玉,权门诩诩四知金。
旧来梁上称君子,犹自潜形伺夜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cǎo mù guī gēn bái lù líng , hán qióng yù zhé dòng suān yín 。
měi jīng shì shì rú fān shǒu , nán bǎo rén shēng bù fù xīn 。
kuàng yě jiē jiē sān xiàn yù , quán mén xǔ xǔ sì zhī jīn 。
jiù lái liáng shàng chēng jūn zǐ , yóu zì qián xíng sì yè shē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草木都回归到根部,白露飘零洒一地,寒蛬欲蛰伏却在酸涩的吟咏中挣扎。
每当惊觉世事犹如翻转掌纹一般,难以保证人生不受内心的欺骗。
广袤的荒野中叹息不已,三次献上珍贵的玉石,权贵门第一直吟诵虚夸之辞,四次得到屈服的黄金。
从古时起,人们称颂君子如梁上之木,然而依然隐匿真实形态,窥伺于深夜的幽影中。

总结:

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如草木归根、白露飘零、寒蛬隐匿,抒发了人生无常、变幻莫测的感受。他觉察到世间事物多变,人生难以免俗欺骗。旷野中的叹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权贵的虚夸与金钱的诱惑也在诗中得以显现。最后,诗人引用古人的比喻,表达了君子深藏不露的态度,暗示人们在深夜中仍需警惕隐藏的虚伪。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方回写的《闲书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方回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後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佑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後仍旧任。前後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 查看更多>>

方回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