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姚宽 (yáo kuān)

苹页烟深,荷花露湿。
碧芦红蓼秋风急。
采菱渡口日将沈,飞鸿楼上人空立。
彩凤难双,红绡暗泣。
回纹未剪吴刀涩。
梦云归处不留踪,厌厌一夜凉蟾入。

píng yè yān shēn , hé huā lù shī 。
bì lú hóng liǎo qiū fēng jí 。
cǎi líng dù kǒu rì jiāng shěn , fēi hóng lóu shàng rén kōng lì 。
cǎi fèng nán shuāng , hóng xiāo àn qì 。
huí wén wèi jiǎn wú dāo sè 。
mèng yún guī chù bù liú zōng , yàn yàn yī yè liáng chán rù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苹果叶上的雾气浓厚,荷花上的露水湿润。
碧色的芦苇和红艳的蓼花在秋风中迅疾摇曳。
在采菱的渡口,太阳即将西沉,高楼上的飞鸿孤立无人。
彩凤难以成双,红色的绡纱暗自哭泣。
螺纹发髻还未用吴刀剪裁,发丝仍然粗糙。
梦境如云归去之处无留痕,极度厌烦,整夜都有凉蟾进入。

总结: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心情,表达了时光荏苒、事事无常的感慨。在静谧的环境中,展现了一系列生活中的片段,折射出人生百态。彩凤难双、红绡暗泣等意象,加深了对情感的描绘,而梦云归处不留踪、凉蟾入等描写,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变幻无常。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含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情感脆弱的感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姚宽介绍:🔈

--(?-1162)字令威,号西溪,嵊(今属浙江)人。以荫补官,权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存词五首,周泳先辑为《西溪乐府》一卷。 查看更多>>

姚宽的词:

词牌名「踏莎行」介绍:🔈

踏莎行,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踏莎行:莎,容易错读成 shā,正确读音:suō。踏草是唐束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踏莎行”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代表作有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等。

相关诗词:

踏莎偶成三首 其一 (tà shā ǒu chéng sān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舒岳祥

坐避窗边瀑,行便石上莎。
清池写癯貌,空谷应悲歌。
暮色东西合,虫声寤寐多。
离愁谁与洗,举斗酌明河。

拄杖 (zhǔ zhàng)

朝代:宋    作者: 姜特立

脚力未须扶,时时踏莎迳。
爱君如友生,伴我山行兴。

道中即事八首 其四 (dào zhōng jí shì bā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洪刍

笋舆沙路裌衣轻,小雨斑斑落又晴。
三月尽头穿岭去,万松阴里踏莎行。

春日野行 (chūn rì yě xíng)

朝代:唐    作者: 温庭筠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下湖晚归 (xià hú wǎn guī)

朝代:宋    作者: 释道潜

屈曲莎堤引兴长,肯辞芒屦踏秋霜。
归来已奏孤城角,撩乱梅花落女墙。

凭远亭 (píng yuǎn tíng)

朝代:宋    作者: 赵崇嶓

莎庭日日报平安,幽处依然绝往还。
平野四围天一幅,有人踏雪看南山。

戏赠文彦明 其二 (xì zèng wén yàn mí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庭珪

酒酣拔剑悲生事,病起扶藜踏浅莎。
逆旅正如蝴蝶梦,还家试听扊扅歌。

抒情 哀怨

上饶道中 (shàng ráo dào zhōng)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踏土忧疑似踏船,土塍滑汰胜於舷。
川行可怖陆行苦,谁遣为之空自怜。

社日益明叔见过 (shè rì yì míng shū jiàn guò)

朝代:宋    作者: 方岳

溪云醖酿社公雨,肯踏寒莎过阿戎。
亦有小诗拈未出,且携瀑布煮春风。

春日湖上五首 其一 (chūn rì hú shàng wǔ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斯植

绕堤莎草绿纤纤,老里吟情觉未厌。
应是踏青天气近,柳条多插野人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