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尘妙质本来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析尘妙质本来空”出自哪首诗?

答案:析尘妙质本来空”出自: 宋代 苏轼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後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xī chén miào zhì běn lái kōng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析尘妙质本来空”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析尘妙质本来空”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析尘妙质本来空”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析尘妙质本来空”的下一句是: 更积微阳一线功 , 诗句拼音为: gèng jī wēi yáng yī xiàn gōng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析尘妙质本来空”全诗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後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shí yī yuè jiǔ rì yè mèng yǔ rén lùn shén xiān dào shù yīn zuò yī shī bā jù jì jué pō jì qí yǔ lù chéng zǐ yóu dì hòu sì jù bù shèn míng le jīn zú chéng zhī ě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孤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
养成丹竈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xī chén miào zhì běn lái kōng , gèng jī wēi yáng yī xiàn gōng 。
zhào yè gū dēng cháng gěng gěng , bì mén qiān xī zì méng méng 。
yǎng chéng dān zào wú yān huǒ , diǎn jìn rén jiān yǒu yūn tóng 。
jì yǔ shān shén tíng jì liǎng , bù wén bù jiàn wǒ hé qióng 。

“析尘妙质本来空”繁体原文

十一月九日夜夢與人論神仙道術因作一詩八句既覺頗記其語錄呈子由弟後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析塵妙質本來空,更積微陽一線功。
照夜孤燈長耿耿,閉門千息自濛濛。
養成丹竈無烟火,點盡人間有暈銅。
寄語山神停伎倆,不聞不見我何窮。

“析尘妙质本来空”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照夜孤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养成丹竈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析尘妙质本来空”全诗注音

xī chén miào zhì běn lái kōng , gèng jī wēi yáng yī xiàn gōng 。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zhào yè gū dēng cháng gěng gěng , bì mén qiān xī zì méng méng 。

照夜孤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

yǎng chéng dān zào wú yān huǒ , diǎn jìn rén jiān yǒu yūn tóng 。

养成丹竈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jì yǔ shān shén tíng jì liǎng , bù wén bù jiàn wǒ hé qióng 。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析尘妙质本来空”全诗翻译

译文: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孤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
养成丹竈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翻译及

总结:

分析凡尘的美好品质原本是虚空的,而我更加努力积累微小的阳光一线功德。
映照着夜晚的孤灯,持续明亮,闭门的屋内,一切都显得昏暗。
在修炼丹炉中不生烟火,点燃尽人世间的铜烟,只剩下晕开的铜色气息。
我寄托心意于山神,希望能暂时停下巫山不动的巧妙变幻,不知道山神是否能听到、看到,我又何尝不为此而苦恼。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凡尘世界美好品质的理解,以及对修行、悟道的努力与迷茫。作者在闭门独处的时候,默默积累微小的善行,期待自己能够超越尘世,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然而,面对修行过程中的艰辛和迷茫,作者心怀苦恼,寄托希望于山神。整首诗抒发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析尘妙质本来空”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梦中与人讨论神仙道术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之道的探索和对于人间世俗的领悟。整首诗以幽远、清静的意境为主题,以充满哲理的语言表现出来。
首句“尘妙质本来空”,意味着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本质是空无一物。这句话反映了佛教的禅宗思想,强调世界的虚幻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接着“更积微阳一线功”,诗人提到积累微小的阳气,这可能是在探讨修行之道,追求精神的提升。阳气象征着生命力和活力,通过积累阳气,诗人可能在探索提升自我境界的方法。
第三句“照夜孤灯长耿耿”,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坐着的场景,孤灯的光辉闪烁,象征着他的内心一直保持着警醒和思考。这里的“长耿耿”也传达出一种坚持不懈的决心。
第四句“闭门千息自蒙蒙”,意味着诗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专心于修行和思考,内心逐渐变得清明和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养成丹竈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描述了诗人不再被尘世俗事所困扰,修行之路如同丹竈(炼丹炉)无烟火,他超越了尘世的烟火纷扰。
最后两句“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超脱,他向山神传达自己的心意,停止了一切俗事和娱乐,不再受到世俗的限制。这里的“不闻不见”意味着不受外界的干扰,表现出他对修行道路的坚守和决心。
标签:
抒情、禅宗思想、修行、超越尘世、内心探索。

“析尘妙质本来空”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析尘妙质本来空”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