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五六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君看五六月”出自哪首诗?

答案:君看五六月”出自: 宋代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jūn kàn wǔ liù yuè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

问题2:“君看五六月”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君看五六月”的上一句是: 美恶更臭香 , 诗句拼音为: měi è gèng chòu xiā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

问题3:“君看五六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君看五六月”的下一句是: 飞蚊殷回廊 , 诗句拼音为: fēi wén yīn huí láng ,诗句平仄:平平○○平

“君看五六月”全诗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其一 (cì yùn huáng lǔ zhí jiàn zèng gǔ fēng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道,悄悄徒自伤。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jiā gǔ wò fēng yǔ , láng yǒu dēng wǒ chǎng 。
chén qián màn fāng zhàng , yù shí cǎn wú guāng 。
dà zāi tiān yǔ jiān , měi è gèng chòu xiāng 。
jūn kàn wǔ liù yuè , fēi wén yīn huí láng 。
zī shí bù shǎo jiǎ , fǔ yǎng shuāng yè huáng 。
qī jūn pán táo zhī , qiān suì zhōng yī cháng 。
gù wǒ rú kǔ lǐ , quán shēng yī lù bàng 。
fēn fēn bù zú dào , qiāo qiāo tú zì shāng 。

“君看五六月”繁体原文

次韵黄魯直見贈古風二首 其一

嘉穀卧風雨,稂莠登我場。
陳前漫方丈,玉食慘無光。
大哉天宇間,美惡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飛蚊殷回廊。
茲時不少假,俯仰霜葉黄。
期君蟠桃枝,千歲終一嘗。
顧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紛紛不足道,悄悄徒自傷。

“君看五六月”韵律对照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平○仄仄仄,平平○○平。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纷纷不足道,悄悄徒自伤。

“君看五六月”全诗注音

jiā gǔ wò fēng yǔ , láng yǒu dēng wǒ chǎng 。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chén qián màn fāng zhàng , yù shí cǎn wú guāng 。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dà zāi tiān yǔ jiān , měi è gèng chòu xiāng 。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jūn kàn wǔ liù yuè , fēi wén yīn huí láng 。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zī shí bù shǎo jiǎ , fǔ yǎng shuāng yè huáng 。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qī jūn pán táo zhī , qiān suì zhōng yī cháng 。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gù wǒ rú kǔ lǐ , quán shēng yī lù bàng 。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fēn fēn bù zú dào , qiāo qiāo tú zì shāng 。

纷纷不足道,悄悄徒自伤。

“君看五六月”全诗翻译

译文:
嘉谷中,风雨交加,稂莠丛生在我的田地。
陈前的方丈中,残破的玉食失去了光彩。
啊,广阔的天地之间,美丽和丑陋交织着芬芳和臭味。
请你看看五六月份,蚊子飞舞在幽暗的回廊中。
此时并不少有虚假之物,我低头仰望着枯黄的霜叶。
期待你品尝蟠桃树上的枝桠,千岁才有一次机会。
而我却像一颗苦李,生存依靠着路边的旅人。
纷纷扰扰都不值得一提,默默自伤心痛。

全诗概括:这首诗以对比和反思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暗示了美丽与丑陋、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对立。在风雨中的嘉谷和陈前的方丈中的玉食,都显现出失去光彩的现象。天地间美恶并存,而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风光,忽略了其中的内涵。五六月间飞舞的蚊子象征短暂的欢愉,而作者则深感虚假和苦难的存在。他期待能够品尝到蟠桃的美味,但却如同一颗苦李,默默地依靠他人的路过。最后,作者认为纷纷扰扰并不足以被关注,只会让自己默默地受伤痛苦。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虚伪,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和幸福的追求。

“君看五六月”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古风诗由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以嘉谷的风雨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命运无常、世事变幻的思考。
首句"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勾勒出诗人置身在嘉谷,感受风雨的情境。作者通过稂莠登场,展现了人生的坎坷和世间的艰难。
接着诗人描述了陈前方丈的景象,玉食无光,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第三、四句用对天宇间的美恶观察,以及五、六月蚊虫翻飞的画面,表现了生活的多变和无常。
诗中"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但同时也传递出生命短暂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纷纷不足道,悄悄徒自伤",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君看五六月”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君看五六月”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