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不及黎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饱不及黎元”出自哪首诗?

答案:饱不及黎元”出自: 宋代 苏轼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bǎo bù jí lí yuá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2:“饱不及黎元”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饱不及黎元”的上一句是: 官自倒帑廪 , 诗句拼音为: guān zì dǎo tǎng lǐ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3:“饱不及黎元”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饱不及黎元”的下一句是: 近闻海上港 , 诗句拼音为: jìn wén hǎi shàng gǎng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

“饱不及黎元”全诗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sòng huáng shī shì fù liǎng zhè xià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
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
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
会稽入吾手,镜湖小於盆。
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shì jiǔ wú cǐ shì , wǒ wǎn dé wáng sūn 。
níng fēi shū dù jiā , qǐ chū cì gōng mén 。
bái shǒu chén xià lì , lǜ yī yǒu gōng yán 。
āi zāi wú yuè rén , jiǔ wèi jiāng hú tūn 。
guān zì dǎo tǎng lǐn , bǎo bù jí lí yuán 。
jìn wén hǎi shàng gǎng , jiàn chū shuǐ dǐ cūn 。
yuàn jūn wǔ kù shǒu , zhāo cǐ bàn shū hún 。
yī jiàn cì shǐ tiān , shāo wàng yù lì zūn 。
huì jī rù wú shǒu , jìng hú xiǎo wū pén 。
bǐ wǒ dōng lái shí , wú fù chuāng yí cún 。

“饱不及黎元”繁体原文

送黄師是赴兩浙憲

世久無此士,我晚得王孫。
寧非叔度家,豈出次公門。
白首沉下吏,綠衣有公言。
哀哉吳越人,久爲江湖吞。
官自倒帑廩,飽不及黎元。
近聞海上港,漸出水底村。
願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一見刺史天,稍忘獄吏尊。
會稽入吾手,鏡湖小於盆。
比我東來時,無復瘡痍存。

“饱不及黎元”韵律对照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会稽入吾手,镜湖小於盆。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

“饱不及黎元”全诗注音

shì jiǔ wú cǐ shì , wǒ wǎn dé wáng sūn 。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

níng fēi shū dù jiā , qǐ chū cì gōng mén 。

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

bái shǒu chén xià lì , lǜ yī yǒu gōng yán 。

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

āi zāi wú yuè rén , jiǔ wèi jiāng hú tūn 。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guān zì dǎo tǎng lǐn , bǎo bù jí lí yuán 。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jìn wén hǎi shàng gǎng , jiàn chū shuǐ dǐ cūn 。

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

yuàn jūn wǔ kù shǒu , zhāo cǐ bàn shū hún 。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yī jiàn cì shǐ tiān , shāo wàng yù lì zūn 。

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

huì jī rù wú shǒu , jìng hú xiǎo wū pén 。

会稽入吾手,镜湖小於盆。

bǐ wǒ dōng lái shí , wú fù chuāng yí cún 。

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

“饱不及黎元”全诗翻译

译文:
世间已久无此等贤士,我晚年才得见到王孙。他不是叔度家中的人,却也并非出自次公门之流。他年迈白首,却甘心沉淀为一个卑微的吏员,仍然心怀公义之言。可悲啊,吴越之地的人们久被江湖所吞噬。

官府自顾倾覆,官库都已干涸,百姓吃不饱穷困潦倒。近来听闻海上的港口渐渐繁荣,渔村脱胎换骨。但愿君能够身披五色袴服,招募这些未得安宁的灵魂。

我曾一度见过刺史,感觉他天高地厚,却渐渐忘却了平日里那些卑微的狱吏。现在我手握会稽之地,镜湖在我眼中小如盆景。与我东来时相比,这里再也找不到曾经的疮痍残存。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忧虑,描绘了社会变迁和官场腐败对百姓的影响。诗人希望看到改变,并祈愿某位有才干的王孙能挽救濒临崩溃的境况。

“饱不及黎元”总结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送黄师是赴两浙宪》。这首诗通过抒发情感,表达了对黄师是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官职的不满,以及对江湖人生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黄师是是作者重要的朋友,但他长期在官场辛苦,白发沉重,这让作者感到心痛。作者渴望黄师是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重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再受制于官府。
另外,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官职的不满,他提到自己沉浸在官场生活中,却感到饱受磨难。他渴望能够像黄师是一样,远离官场的纷扰,回归自然和自由。
最后,诗中提到了会稽和镜湖,这些地方是作者在官场中所任职的地点。通过这些地名的提及,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官职变动和人生经历的回顾,以及对曾经的疮痍和困苦的忘怀。

“饱不及黎元”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饱不及黎元”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