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纯诚无感格”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谁谓纯诚无感格”出自哪首诗?

答案:谁谓纯诚无感格”出自: 宋代 李之仪 《柏台自述四首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uí wèi chún chéng wú gǎn gé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

问题2:“谁谓纯诚无感格”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谁谓纯诚无感格”的上一句是: 金注昏人岂自由 , 诗句拼音为: jīn zhù hūn rén qǐ zì yóu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

问题3:“谁谓纯诚无感格”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谁谓纯诚无感格”的下一句是: 会逢公议报私雠 , 诗句拼音为: huì féng gōng yì bào sī chóu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谁谓纯诚无感格”全诗

柏台自述四首 其二 (bǎi tái zì shù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李之仪

钻龟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岂自由。
谁谓纯诚无感格,会逢公议报私雠。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zuàn guī dǎ wǎ bù céng xiū , jīn zhù hūn rén qǐ zì yóu 。
shuí wèi chún chéng wú gǎn gé , huì féng gōng yì bào sī chóu 。

“谁谓纯诚无感格”繁体原文

柏臺自述四首 其二

鑽龜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豈自由。
誰謂純誠無感格,會逢公議報私讎。

“谁谓纯诚无感格”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钻龟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岂自由。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谁谓纯诚无感格,会逢公议报私雠。

“谁谓纯诚无感格”全诗注音

zuàn guī dǎ wǎ bù céng xiū , jīn zhù hūn rén qǐ zì yóu 。

钻龟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岂自由。

shuí wèi chún chéng wú gǎn gé , huì féng gōng yì bào sī chóu 。

谁谓纯诚无感格,会逢公议报私雠。

“谁谓纯诚无感格”全诗翻译

译文:
钻龟打瓦不曾休,比喻邪恶的事情做得多而毫不停歇,如同乌龟一直在钻进洞里,或者用力打瓦。金钱的注入让昏庸的人失去了自由,束缚了他们的心志,无法自拔。
谁说纯诚善良不受到感激回报,却会遭遇公众议论,却要为私人的仇恨而受到报复。这句话强调了现实中的不公与冷漠。
总结:
全文通过对比古代寓言式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社会黑暗面的思考。作者指出邪恶行为不知疲倦地发生,而金钱的诱惑使得昏庸之人失去了自由,沦为金钱的奴隶。此外,纯真善良的人不一定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反而可能遭受公众议论,还要面对私人的仇恨和报复。整篇文章在反思社会中的不公和冷漠,以及善恶报应的现实困境。

“谁谓纯诚无感格”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柏台自述四首 其二》表达了诗人李之仪对自己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他对纯诚、公正的坚守。诗中,李之仪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钻龟打瓦,形容了他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永不停息。金注昏人则意指世俗的诱惑,但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的干扰。
诗人在第三句中提到“谁谓纯诚无感格”,表达了他对纯诚坚守的自信。他认为纯诚不会因外界的冷漠而改变,纯粹的信念能够在世俗的诱惑面前坚守。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相信公正会战胜私恩私仇,会有正义的报应。
标签: 坚持、纯诚、公正、信念。

“谁谓纯诚无感格”诗句作者李之仪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後以元佑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後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谁谓纯诚无感格”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