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遗以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我独遗以安”出自哪首诗?

答案:我独遗以安”出自: 宋代 苏轼 《和陶贫士七首 其七》,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wǒ dú yí yǐ ā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

问题2:“我独遗以安”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我独遗以安”的上一句是: 此劳未易酬 , 诗句拼音为: cǐ láo wèi yì chóu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

问题3:“我独遗以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我独遗以安”的下一句是: 鹿门有前修 , 诗句拼音为: lù mén yǒu qián xiū ,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我独遗以安”全诗

和陶贫士七首 其七 (hé táo pín shì qī shǒu qí q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
辛苦见不识,今与农圃俦。
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忧。
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
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wǒ jiā liù ér zǐ , liú luò sān sì zhōu 。
xīn kǔ jiàn bù shí , jīn yǔ nóng pǔ chóu 。
mǎi tián dài xiū zhú , zhù shì yī qīng liú 。
wèi néng qiǎn yī lì , fēn rǔ xīn shuǐ yōu 。
zuò niàn běi guī rì , cǐ láo wèi yì chóu 。
wǒ dú yí yǐ ān , lù mén yǒu qián xiū 。

“我独遗以安”繁体原文

和陶貧士七首 其七

我家六兒子,流落三四州。
辛苦見不識,今與農圃儔。
買田带修竹,築室依清流。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憂。
坐念北歸日,此勞未易酬。
我獨遺以安,鹿門有前修。

“我独遗以安”韵律对照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辛苦见不识,今与农圃俦。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忧。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

“我独遗以安”全诗注音

wǒ jiā liù ér zǐ , liú luò sān sì zhōu 。

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

xīn kǔ jiàn bù shí , jīn yǔ nóng pǔ chóu 。

辛苦见不识,今与农圃俦。

mǎi tián dài xiū zhú , zhù shì yī qīng liú 。

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

wèi néng qiǎn yī lì , fēn rǔ xīn shuǐ yōu 。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忧。

zuò niàn běi guī rì , cǐ láo wèi yì chóu 。

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

wǒ dú yí yǐ ān , lù mén yǒu qián xiū 。

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

“我独遗以安”全诗翻译

译文:
我家六个儿子,流落在三四个州。辛苦地奔波却不认识路,如今和农夫一起耕种田地。买了一片田地并种植了竹子,盖起房屋靠近清澈的河流。可惜尚未能够助你分担辛苦,忧虑着你的薪水。我坐着默默念叨着北归的日子,这份辛劳还未能得到回报。我只能留下平安的祝愿,希望鹿门有前程的修好。

全文

总结:

文中描写了主人公家中六个儿子的境况,他们流落异乡,辛苦劳作,生活拮据。主人公虽然不能亲自帮助他们,但仍希望他们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和关爱。

“我独遗以安”总结赏析

这首诗《和陶贫士七首 其七》是苏轼创作的,描述了诗人的六位儿子流落他乡,艰苦谋生,但诗人仍然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定的家园的故事。
首先,这首诗可以被归类为"抒情"。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家庭的重要性。
诗中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六位儿子,他们流落在陌生的地方,生活辛苦,甚至有些人不识字。然而,诗人并没有忘记他们,而是用自己的努力,买田修竹,筑室靠近清流,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这显示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父爱。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北归之愿,希望能够回到故乡,但他也承认这一切的努力并不容易,仍然需要分担薪水的忧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坚持和决心,他愿意将自己的遗产留给儿子们,希望他们有前程可期。
标签:
- 抒情
- 家庭
- 儿子
- 奋斗
- 安稳

“我独遗以安”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我独遗以安”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