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何水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曾随何水部”出自哪首诗?

答案:曾随何水部”出自: 唐代 杨巨源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céng suí hé shuǐ bù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

问题2:“曾随何水部”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曾随何水部”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曾随何水部”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曾随何水部”的下一句是: 待月东亭宿 , 诗句拼音为: dài yuè dōng tíng sù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曾随何水部”全诗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 (qiū rì tí chén zōng rú pǔ tíng qī rán gǎn jiù)

朝代:唐    作者: 杨巨源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céng suí hé shuǐ bù , dài yuè dōng tíng sù 。
jīn rì chóng píng lán , qīng fēng kōng zài zhú 。
qián shān yī jiù bì , xián cǎo jīng qiū lǜ 。
shí wù fāng wǎn rán , zhū sī yī hé sù 。

“曾随何水部”繁体原文

秋日題陳宗儒圃亭悽然感舊

曾隨何水部,待月東亭宿。
今日重凭欄,清風空在竹。
前山依舊碧,閑草經秋綠。
時物方宛然,蛛絲一何速。

“曾随何水部”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曾随何水部”全诗注音

céng suí hé shuǐ bù , dài yuè dōng tíng sù 。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jīn rì chóng píng lán , qīng fēng kōng zài zhú 。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qián shān yī jiù bì , xián cǎo jīng qiū lǜ 。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shí wù fāng wǎn rán , zhū sī yī hé sù 。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曾随何水部”全诗翻译

译文:
曾经随从何水部,一同旅行,曾在东亭候月过夜。
如今重回栏杆前,只有清风吹拂空旷的竹林。
前方的山峦依旧苍翠欲滴,草地已经经历了秋季的染绿。
时光中的万物仍然如故,只是蜘蛛丝飞舞的速度何其之快。



总结:

诗人曾与何水部一同游历,在东亭宿留,如今重回栏杆前,只有清风吹拂竹林。山色依旧苍翠,草地经过秋季已绿起来。时光匆匆,蜘蛛丝如快箭般飞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界万物变迁的感慨。

“曾随何水部”总结赏析

赏析:
杨巨源的《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描写了作者在秋日重访陈宗儒的园亭,感怀往事,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时间的描写,传达了深情的思绪。
首句"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揭示了诗人曾经与陈宗儒共赏月夜的往事,强调了友情和亲近自然的主题。作者用"重凭栏"表明自己重访这个地方,"清风空在竹"则映衬出诗人当下的宁静和清幽。
接下来的两句"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不变。"前山"和"闲草"仿佛在告诉我们,岁月虽然悄无声息地流逝,但大地和自然却依然如故。
最后两句"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通过"时物"和"蛛丝"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时物"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它们似乎仍然宛如从前,但实际上,时间已经不可逆转地流逝。"蛛丝一何速"则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无情,蛛丝的细小,蕴含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光阴流逝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曾随何水部”诗句作者杨巨源介绍: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爲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爲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爲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爲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更多...

“曾随何水部”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