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此欲忘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感此欲忘生”出自哪首诗?

答案:感此欲忘生”出自: 宋代 苏轼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遯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於金陵作二诗哭之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ǎn cǐ yù wàng shē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仄平

问题2:“感此欲忘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感此欲忘生”的上一句是: 涨乳已流牀 , 诗句拼音为: zhǎng rǔ yǐ liú chuá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仄平

问题3:“感此欲忘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感此欲忘生”的下一句是: 一卧终日僵 , 诗句拼音为: yī wò zhōng rì jiāng ,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感此欲忘生”全诗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遯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於金陵作二诗哭之 其二 (qù suì jiǔ yuè èr shí qī rì zài huáng zhōu shēng zǐ dùn xiǎo míng gān ér qí rán yǐng yì zhì jīn nián qī yuè èr shí bā rì bìng wáng wū jīn líng zuò èr shī kū zhī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牀。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wǒ lèi yóu kě shì , rì yuǎn dāng rì wàng 。
mǔ kū bù kě wén , yù yǔ rǔ jù wáng 。
gù yī shàng xuán jià , zhǎng rǔ yǐ liú chuáng 。
gǎn cǐ yù wàng shēng , yī wò zhōng rì jiāng 。
zhōng nián tiǎn wén dào , mèng huàn jiǎng yǐ xiáng 。
chǔ yào rú qiū shān , lín bìng gèng qiú fāng 。
réng jiāng ēn ài rèn , gē cǐ shuāi lǎo cháng 。
zhī mí yù zì fǎn , yī tòng sòng yú shāng 。

“感此欲忘生”繁体原文

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遯小名幹兒頎然穎異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於金陵作二詩哭之 其二

我淚猶可拭,日遠當日忘。
母哭不可聞,欲與汝俱亡。
故衣尚懸架,漲乳已流牀。
感此欲忘生,一卧終日僵。
中年忝聞道,夢幻講已詳。
儲藥如丘山,臨病更求方。
仍將恩愛刃,割此衰老腸。
知迷欲自反,一慟送餘傷。

“感此欲忘生”韵律对照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牀。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平仄○平平,○仄○平平。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感此欲忘生”全诗注音

wǒ lèi yóu kě shì , rì yuǎn dāng rì wàng 。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mǔ kū bù kě wén , yù yǔ rǔ jù wáng 。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gù yī shàng xuán jià , zhǎng rǔ yǐ liú chuáng 。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牀。

gǎn cǐ yù wàng shēng , yī wò zhōng rì jiāng 。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zhōng nián tiǎn wén dào , mèng huàn jiǎng yǐ xiáng 。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chǔ yào rú qiū shān , lín bìng gèng qiú fāng 。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réng jiāng ēn ài rèn , gē cǐ shuāi lǎo cháng 。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zhī mí yù zì fǎn , yī tòng sòng yú shāng 。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感此欲忘生”全诗翻译

译文:
我泪水虽然可以擦干,但那些日子已经随时间远去,渐渐被遗忘。
母亲悲伤的哭声不能被人听见,她想与你一同离世。
旧时的衣服还挂在那里,但哺乳的乳房已经流干。
深感这些事情想要忘记生活,于是整日躺在床上僵硬不动。
中年时候虽然以修行道路自豪,但在梦幻中讲授的道理早已详尽。
药物积存得像丘山一样高,面临疾病仍然需要寻求有效的治疗。
仍然用慈爱的刀子,割去这衰老腹中的痛苦。
明白迷茫需要自我反思,发出一声悲恸,送别那些仍然伤害着我的事情。

全文

总结:

文章表达了主人公对生活中种种苦难与无奈的感叹,他深感岁月流逝,渐渐遗忘了曾经的辛酸。母亲的悲伤让他感到无比心痛,对生活的种种折磨令他渴望忘记,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尽管他曾经自豪于修行道路,但在梦幻中讲授的道理却已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困境。他明白面对疾病和迷茫需要寻求有效的治疗和自我反思,最终在一声悲恸中送别过去的伤痛。

“感此欲忘生”总结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了哭泣已故儿子所作的,充满了深刻的哀伤和对生死的思考。
赏析::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深刻的悲伤之情。他开始提到自己的泪水,表示即使能够擦去眼泪,却无法忘记儿子去世的痛苦。他不愿意让母亲听到她的哭泣,因为她和他一样痛苦。诗人提到儿子的衣物仍然悬挂着,但已经不再需要了,而儿子的奶液仍然留在床上,这些细节充满了悲伤。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绝望,希望能够忘却这段痛苦的经历。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没有了意义,整天躺在床上无所作为。然后,他提到自己中年时曾经学习道法,但这些知识在面对儿子的死亡时似乎已经无济于事。他寻求医药来治疗自己的病痛,甚至愿意割肉自愈,以求忘却痛苦。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迷惘的认知,希望能够反思自己的生命,并以一声深情的哭泣送别已故的儿子。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的深沉怀念。
标签: 悲伤、亲情、生死、哀思

“感此欲忘生”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感此欲忘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