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身临镜照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妄身临镜照影”出自哪首诗?

答案:妄身临镜照影”出自: 唐代 义存 《师亲写版牌云 一》, 诗句拼音为: wàng shēn lín jìng zhào yǐng

问题2:“妄身临镜照影”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妄身临镜照影”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妄身临镜照影”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妄身临镜照影”的下一句是: 影与妄身不殊 , 诗句拼音为: yǐng yǔ wàng shēn bù shū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妄身临镜照影”全诗

师亲写版牌云 一 (shī qīn xiě bǎn pái yún yī)

朝代:唐    作者: 义存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若欲去影留身,不知身影常虚。
身影从来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若拟憎凡爱圣,生死海里常浮。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wàng shēn lín jìng zhào yǐng , yǐng yǔ wàng shēn bù shū 。
ruò yù qù yǐng liú shēn , bù zhī shēn yǐng cháng xū 。
shēn yǐng cóng lái bù yì , bù dé yī yǒu yī wú 。
ruò nǐ zēng fán ài shèng , shēng sǐ hǎi lǐ cháng fú 。

“妄身临镜照影”繁体原文

師親寫版牌云 一

妄身臨鏡照影,影與妄身不殊。
若欲去影留身,不知身影常虛。
身影從來不異,不得一有一無。
若擬憎凡愛聖,生死海裏常浮。

“妄身临镜照影”全诗注音

wàng shēn lín jìng zhào yǐng , yǐng yǔ wàng shēn bù shū 。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ruò yù qù yǐng liú shēn , bù zhī shēn yǐng cháng xū 。

若欲去影留身,不知身影常虚。

shēn yǐng cóng lái bù yì , bù dé yī yǒu yī wú 。

身影从来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ruò nǐ zēng fán ài shèng , shēng sǐ hǎi lǐ cháng fú 。

若拟憎凡爱圣,生死海里常浮。

“妄身临镜照影”全诗翻译

译文:
自以为身体站在镜子前照看自己的倒影,但倒影与真实的身体并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想要去掉倒影而保留身体,却不知道身体的倒影始终是虚幻的。
身体的倒影始终没有变化,无法有一丝一毫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如果妄想厌弃世俗而追求圣贤,却发现在生死之海中无常地漂浮。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以及对真实和虚幻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作者认为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包括自身的形象,都具有虚幻的一面。无论是身体还是倒影,都无法摆脱存在与虚无的辩证关系。诗中还暗示了对世俗的厌弃,主张追求圣贤的境地,但也指出这种追求并不容易,人们往往在生死的变幻中徘徊不定。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意象,带领读者反思人生的真实与幻觉,思考存在的本质。

“妄身临镜照影”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师亲写版牌云 一》由诗人义存创作,表达了对身体、虚幻与现实的思考。诗中以镜中影像为引子,探讨了人生、虚幻和真实的关系。
诗人通过“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表达了人们常常受到自我幻觉和虚幻的束缚,往往无法区分自我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这种对自我认知的困惑在后文进一步加深,诗人写道“若欲去影留身,不知身影常虚”,这句话强调了人们试图摆脱虚幻的困难。
然后诗人谈到“身影从来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这句话传达出人们的身体与影像之间的连续性,暗示了生命的不断流转。最后,诗人提到“若拟憎凡爱圣,生死海里常浮”,表达了对于追求圣与俗的思考,生死循环不息,人们应该看淡虚幻,追求真实和内心的升华。

“妄身临镜照影”诗句作者义存介绍:

义存,俗姓曾,泉州南安人。年十七出家,嗣德山。大中间北游,咸通间南归,後移居福州雪峰山,时称雪峰和尚。开平二年卒,年八十七。诗四十三首又四句。(《全唐诗》无义存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十二。)更多...

“妄身临镜照影”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