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唐诗 >诗词名句 > 金桥感事 > 五利宁无魏绦功

“五利宁无魏绦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五利宁无魏绦功”出自哪首诗?

答案:五利宁无魏绦功”出自: 唐代 吴融 《金桥感事》,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wǔ lì níng wú wèi tāo gō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五利宁无魏绦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五利宁无魏绦功”的上一句是: 百年徒有伊川叹 , 诗句拼音为: bǎi nián tú yǒu yī chuān tà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五利宁无魏绦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五利宁无魏绦功”的下一句是: 日暮长亭正愁绝 , 诗句拼音为: rì mù cháng tíng zhèng chóu jué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五利宁无魏绦功”全诗

金桥感事 (jīn qiáo gǎn shì)

朝代:唐    作者: 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鵰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绦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tài háng hé xuě dié qíng kōng , èr yuè chūn jiāo shàng shuò fēng 。
yǐn mǎ zǎo wén lín wèi běi , shè diāo jīn yù guò shān dōng 。
bǎi nián tú yǒu yī chuān tàn , wǔ lì níng wú wèi tāo gōng 。
rì mù cháng tíng zhèng chóu jué , āi jiā yī qǔ shù yān zhōng 。

“五利宁无魏绦功”繁体原文

金橋感事

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風。
飲馬早聞臨渭北,射鵰今欲過山東。
百年徒有伊川歎,五利寧無魏絳功。
日暮長亭正愁絕,哀笳一曲戍煙中。

“五利宁无魏绦功”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鵰今欲过山东。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绦功。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五利宁无魏绦功”全诗注音

tài háng hé xuě dié qíng kōng , èr yuè chūn jiāo shàng shuò fēng 。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yǐn mǎ zǎo wén lín wèi běi , shè diāo jīn yù guò shān dōng 。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鵰今欲过山东。

bǎi nián tú yǒu yī chuān tàn , wǔ lì níng wú wèi tāo gōng 。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绦功。

rì mù cháng tíng zhèng chóu jué , āi jiā yī qǔ shù yān zhōng 。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五利宁无魏绦功”全诗翻译

译文:
太行山脉上的雪叠叠,晴空万里,二月春天的郊外仍然有凛冽的北风吹拂。
在马上早早就听说临渭北边有人饮酒痛叹,而射鵰的英雄此刻正欲穿越过山东地区。
百年来,徒然有人为伊川而感叹,五利之地却没有魏绦的功勋留存。
太阳西沉,长亭正寂寞无比,我在愁绝之中,听到了一曲哀怨的笳声,那是戍楼烟中的哨音。

“五利宁无魏绦功”总结赏析

鉴赏:

  诗一开头就把太行山的景色写得雄伟壮美: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重峦叠嶂,高耸在晴朗的天空。红日、白雪、蓝天,色彩鲜明,宛若浮雕。时令已是早春二月,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狂舞,寒意料峭。一个“尚”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触。目之所见,体之所感,丝毫没有春意。景色之美,气候之寒,更衬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两句为下面的“感事”,渲染了气氛。

  颔、颈两联,一连串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和感叹。

  “饮马”,是用《左传》故事。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这里比喻李克用有“饮马于河”的军事野心。因为李克用的军队,早在公元883年(中和三年)与黄巢作战时,就已打进过帝都长安,故说“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这里用斛律光的英勇善射,暗喻实力强大的李克用将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这句是说李军正蓄谋打过太行山。

  颈联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进而抒感言怀。诗人没有直抒胸臆,仍然是借用典故来表达。“百年”句用了周朝辛有的故事。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人在野外祭祀。披发是戎族的风俗习惯,辛有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诗人在藩镇割据的混战中,预感到唐王朝必将灭亡。他不可能直陈其事,但又不能不说,所以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辛有的预言生前无人理睬,死后却备受赞叹,这根本没有作用。肺腑之言,泻于毫端。尽管个人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诗人仍希望皇上采用古时魏绛的方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的大夫。晋国所在地的山西,是个汉、戎杂居的地方,民族间经常发生战争。魏绛曾建议用“和戎”方式解决矛盾,他认为“和戎”有“五利”,晋悼公采用了魏绛的主张,因此收到“修民事,田以时”的政治效果。这句,通过肯定魏绛,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

  用典,是古典诗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化的手法。一首诗中过多地用典,往往会弄得诗意晦涩难明。《金桥感事》虽连用数典,却不觉难懂。诗人正是在曲折变化中,贴切地表达了难以直言之隐旨,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题旨亦因之更为突出、鲜明。

  尾联:“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以情景交融之笔结束全诗。夕阳西沉,长亭遥对,哀笳一曲,戍烟四起,在这般战乱凄凉的环境中,一位“惊时感事俱无奈”(见其《重阳日荆州作》)的诗人,独自忧愁、感伤。胡笳,是一种乐器,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这里用一“哀”字状胡笳声,不仅把客观世界的声音同诗人主观世界的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暗示着这次战争的失败,必将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戍烟”,戍楼的烽烟,与在太平时节的缭绕炊烟全然不同,给人一种动乱不安的感觉。二句十四字,把情、景、事,声、色、形,熔铸于一炉,真是极尽精炼概括之能事。


“五利宁无魏绦功”诗句作者吴融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爲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更多...

“五利宁无魏绦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