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去方烧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贼去方烧县”出自哪首诗?

答案:贼去方烧县”出自: 宋代 周紫芝 《山中避盗後十首 其九》,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zéi qù fāng shāo xià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2:“贼去方烧县”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贼去方烧县”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贼去方烧县”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贼去方烧县”的下一句是: 兵来复打城 , 诗句拼音为: bīng lái fù dǎ chéng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贼去方烧县”全诗

山中避盗後十首 其九 (shān zhōng bì dào hòu shí shǒu qí jiǔ)

朝代:宋    作者: 周紫芝

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
艰难唯有骨,生死两无情。
欲住家何有,谋归计未成。
人言李御史,满腹是精神。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zéi qù fāng shāo xiàn , bīng lái fù dǎ chéng 。
jiān nán wéi yǒu gǔ , shēng sǐ liǎng wú qíng 。
yù zhù jiā hé yǒu , móu guī jì wèi chéng 。
rén yán lǐ yù shǐ , mǎn fù shì jīng shén 。

“贼去方烧县”繁体原文

山中避盗後十首 其九

賊去方燒縣,兵來復打城。
艱難唯有骨,生死兩無情。
欲住家何有,謀歸計未成。
人言李御史,滿腹是精神。

“贼去方烧县”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艰难唯有骨,生死两无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住家何有,谋归计未成。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人言李御史,满腹是精神。

“贼去方烧县”全诗注音

zéi qù fāng shāo xiàn , bīng lái fù dǎ chéng 。

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

jiān nán wéi yǒu gǔ , shēng sǐ liǎng wú qíng 。

艰难唯有骨,生死两无情。

yù zhù jiā hé yǒu , móu guī jì wèi chéng 。

欲住家何有,谋归计未成。

rén yán lǐ yù shǐ , mǎn fù shì jīng shén 。

人言李御史,满腹是精神。

“贼去方烧县”全诗翻译

译文:
贼人离开后又返回袭击县城,兵士前来反复攻打城池。面对艰难困苦,只剩下坚韧的骨头,生死都是冷酷无情的。想要安定家园却难以如愿,计划归家的打算也未能实现。人们传说李御史,颇有才智和精神。

“贼去方烧县”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山中避盗後十首 其九》是周紫芝创作的,以写盗贼侵扰和战乱时期的苦难为主题。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山中避难的艰辛,以及生死无常的残酷现实。
首句中,诗人描述了盗贼离去后县城遭受的破坏,城池被焚烧,这一景象昭示了乱世的危机。接着,诗人表达了生活的困苦,强调了骨头(坚韧)是唯一的支撑,暗示了人们在逆境中坚守的决心。
第三句中,诗人谈及了回家的愿望,但却面临着困难,没有实现的谋略。最后两句则提到了李御史,暗示他是智慧的象征,但也许他的精神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乱世的苦难和人们的坚韧,反映出作者对时局的深切思考和对生活的坚守。

“贼去方烧县”诗句作者周紫芝介绍: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爲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十七年爲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紫芝爲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後及句法,爲苏黄门庭後劲。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子之诗,被四库馆臣斥爲“老而无耻,贻玷汗青”。有集七十卷,取黄庭坚“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语,命爲《太仓稊米集》,又有《竹坡诗话》一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宋陈天麟序。 周紫芝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太仓稊米集》文字最爲整饬,故用爲底本。参校清叶德辉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图书馆)、清金氏文珍楼抄本(简称金本,藏上海图书馆)、清徐时栋跋抄本(简称徐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等。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贼去方烧县”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