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个是无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只个是无生”出自哪首诗?

答案:只个是无生”出自: 唐代 傅翕 《行路易十五首 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zhī gè shì wú shē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2:“只个是无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只个是无生”的上一句是: 有无心永息 , 诗句拼音为: yǒu wú xīn yǒng xī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3:“只个是无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只个是无生”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只个是无生”全诗

行路易十五首 一 (xíng lù yì shí wǔ shǒu yī)

朝代:唐    作者: 傅翕

佛生具一体,生佛本地同。
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
行路易,路易不修行。
有无心永息,只个是无生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fó shēng jù yī tǐ , shēng fó běn dì tóng 。
chù mù jiē rú cǐ , wú xīn zì xìng zhōng 。
xíng lù yì , lù yì bù xiū xíng 。
yǒu wú xīn yǒng xī , zhī gè shì wú shēng 。

“只个是无生”繁体原文

行路易十五首 一

佛生具一體,生佛本地同。
觸目皆如此,無心自性中。
行路易,路易不修行。
有無心永息,只箇是無生。

“只个是无生”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佛生具一体,生佛本地同。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

○仄仄,仄仄仄平○。
行路易,路易不修行。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有无心永息,只个是无生。

“只个是无生”全诗注音

fó shēng jù yī tǐ , shēng fó běn dì tóng 。

佛生具一体,生佛本地同。

chù mù jiē rú cǐ , wú xīn zì xìng zhōng 。

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

xíng lù yì , lù yì bù xiū xíng 。

行路易,路易不修行。

yǒu wú xīn yǒng xī , zhī gè shì wú shēng 。

有无心永息,只个是无生。

“只个是无生”全诗翻译

译文:
佛降生时,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境界,佛的降生与他所在的世界是相通的。
任何事物都具备这样的特点,没有分别之心,自然流露本性。
修行的道路看似简单,但如果不修行,就无法踏上这条路。
只有无心执著,才能永远停息,这才是真正的无生之境。



总结: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佛教强调了无我与众生一体的观念,主张超越分别与执著的心态,以达到真正的解脱与境界。修行是通向解脱之路,只有通过无心无我才能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

“只个是无生”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傅翕的《行路易十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强调了生死、存在和本性之间的关系。
诗中的第一句“佛生具一体,生佛本地同”表明了佛陀的存在与一切众生的本性是相通的,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佛性。这里的“一体”强调了一切众生和佛陀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句“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进一步强调了一切事物的本性都具有相同的特质,而这个本性在内心深处是无心的。这里的“无心”意味着超越了分离和执着,回归到自性的本源。
第三句“行路易,路易不修行”探讨了修行的本质。诗人似乎在暗示,真正的修行并不是依附于外部的行为,而是在“有无心永息”中实现的。只有当心境不再受执着和欲望的干扰时,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一句“只个是无生”强调了无生无死的境界,表明只有当我们超越了生死的观念,回归到本性的无生状态时,才能真正体验到佛性的存在。

“只个是无生”诗句作者傅翕介绍:

傅翕,字玄风,一名即灵璨,字德素。俗姓楼,东阳郡乌伤县竹山里人。建武四年生。居婺州双林寺。世称傅大士、双林大士。太建元年卒,年七十三。更多...

“只个是无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