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欲求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有欲求之”出自哪首诗?

答案:有欲求之”出自: 宋代 蔡卞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 诗句拼音为: yǒu yù qiú zhī

问题2:“有欲求之”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有欲求之”的上一句是: 尊道熙功 , 诗句拼音为: zūn dào xī gōng

问题3:“有欲求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有欲求之”的下一句是: 与在斯宫 , 诗句拼音为: yǔ zài sī gōng ,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有欲求之”全诗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 (yǒng máo shān yuán fú wàn níng gōng)

朝代:宋    作者: 蔡卞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气合於无,与形俱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
寥寥久哉,乃发先生。
帝用尊之,载召来廷。
乃亲其人,燕见妙语。
乃锡命书,迨其俦侣。
因其故庐,启此新宇。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
神笔牓之,龙凤轩翥。
天锡皇帝,聪明孝友。
抱一用中,以绥九有。
遐迩率从,尊道熙功。
有欲求之,与在斯宫。
作为好歌,以诏无穷。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yī jiē sān máo , dé zì chū chéng 。
qì hé wū wú , yǔ xíng jù shēng 。
shú xī qí fēng , bì jìng bì qīng 。
liáo liáo jiǔ zāi , nǎi fā xiān shēng 。
dì yòng zūn zhī , zǎi zhào lái tíng 。
nǎi qīn qí rén , yàn jiàn miào yǔ 。
nǎi xī mìng shū , dài qí chóu lǚ 。
yīn qí gù lú , qǐ cǐ xīn yǔ 。
xiàng tú xiān zhēn , shàng xiào dì suǒ 。
shén bǐ bǎng zhī , lóng fèng xuān zhù 。
tiān xī huáng dì , cōng míng xiào yǒu 。
bào yī yòng zhōng , yǐ suí jiǔ yǒu 。
xiá ěr lǜ cóng , zūn dào xī gōng 。
yǒu yù qiú zhī , yǔ zài sī gōng 。
zuò wéi hǎo gē , yǐ zhào wú qióng 。

“有欲求之”繁体原文

詠茅山元符萬寧宮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氣合於無,與形俱昇。
孰希其風,必靜必清。
寥寥久哉,迺發先生。
帝用尊之,載召來廷。
迺親其人,燕見妙語。
迺錫命書,迨其儔侶。
因其故廬,啟此新宇。
像圖仙真,上肖帝所。
神筆牓之,龍鳳軒翥。
天錫皇帝,聰明孝友。
抱一用中,以綏九有。
遐邇率從,尊道熙功。
有欲求之,與在斯宮。
作爲好歌,以詔無窮。

“有欲求之”全诗注音

yī jiē sān máo , dé zì chū chéng 。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qì hé wū wú , yǔ xíng jù shēng 。

气合於无,与形俱昇。

shú xī qí fēng , bì jìng bì qīng 。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

liáo liáo jiǔ zāi , nǎi fā xiān shēng 。

寥寥久哉,乃发先生。

dì yòng zūn zhī , zǎi zhào lái tíng 。

帝用尊之,载召来廷。

nǎi qīn qí rén , yàn jiàn miào yǔ 。

乃亲其人,燕见妙语。

nǎi xī mìng shū , dài qí chóu lǚ 。

乃锡命书,迨其俦侣。

yīn qí gù lú , qǐ cǐ xīn yǔ 。

因其故庐,启此新宇。

xiàng tú xiān zhēn , shàng xiào dì suǒ 。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

shén bǐ bǎng zhī , lóng fèng xuān zhù 。

神笔牓之,龙凤轩翥。

tiān xī huáng dì , cōng míng xiào yǒu 。

天锡皇帝,聪明孝友。

bào yī yòng zhōng , yǐ suí jiǔ yǒu 。

抱一用中,以绥九有。

xiá ěr lǜ cóng , zūn dào xī gōng 。

遐迩率从,尊道熙功。

yǒu yù qiú zhī , yǔ zài sī gōng 。

有欲求之,与在斯宫。

zuò wéi hǎo gē , yǐ zhào wú qióng 。

作为好歌,以诏无穷。

“有欲求之”全诗翻译

译文:
猗嗟啊!《三茅》是自古以来的经典之作。灵气融合于无形之中,与形体一同升腾。风之希有,必定是宁静而清明的。这神奇的作品流传久远,终于被赞美为先生的杰作。
皇帝非常赞赏《三茅》,将作者召入朝廷,亲自拜会他,品味着他那妙语。随后,皇帝赐予他一本御赐的文书,并与他的伙伴们一同在他原有的住所之外开启了一座崭新的宫殿。
这座宫殿的壁画描绘了仙人的真容,仿佛是在模仿皇帝所看中的神奇画笔,展现着龙凤翱翔的景象。皇天赐予皇帝睿智和孝友之心,他一心致力于治国安民,以宽厚的德行维护着九州百姓的幸福。
各地的人们都踊跃前来,以表示他们对这部伟大作品的喜爱与推崇。皇帝欣然接纳,慷慨地宣扬这部作品,希望它的影响力永远传承下去。
总结:《三茅》是一部流传久远、深受皇帝赞赏的古典作品。它以灵气和形体相互融合的方式,展现了风的宁静和清明。皇帝亲自赐予作者一本御赐文书,并在其原有住所外建立了一座新的宫殿,以展示仙人的形象。皇帝因其睿智和孝友之心备受推崇,人们纷纷前来向这部伟大作品致敬。

“有欲求之”总结赏析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是蔡卞创作的一首古诗,描写了茅山元符万宁宫的神奇和仙境之美。这首诗具有浓厚的宗教和道教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茅山的景色和文化的推崇。
赏析:
诗中以"猗嗟三茅"开篇,表现了茅山的神秘和不凡之处。"气合於无,与形俱昇"意味着茅山之气和形态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灵性。"孰希其风,必静必清"强调了这里的自然环境清幽宁静,适合修行。
接下来,诗中提到帝王对茅山的重视,"帝用尊之,载召来廷"表明了茅山的特殊地位。"乃亲其人,燕见妙语"则表现了帝王与茅山道士之间的亲近关系。
诗人还描述了茅山

“有欲求之”诗句作者蔡卞介绍:

蔡卞(一○五八~一一一七),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人。京弟。与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绍圣四年(一○九七),拜尚书左丞。徽宗即位,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踰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擢知枢密院。与京不合,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旋拜昭庆军节度使。入爲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政和七年卒,年六十。《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今录诗三首。更多...

“有欲求之”相关诗句: